<
>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讲稿(04章)

公选遴选2006-12-30gzhgz.com信息来源

A-A+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讲稿(04章)

第四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本章概述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惑,归根到底都在于我们对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发展先进生产力。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早在1980年,邓小平就提出:“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要充分研究如何搞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后,邓小平更加鲜明地、频繁地、突出地提出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多次指出,我们过去对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还在摸索之中”。他说:“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他还说:“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
邓小平之所以再三强调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搞得楚,是因为:首先,搞清楚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怎样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且关系到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存在着某些片面的、甚至是歪曲的理解,结果,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挫折,走了不少弯路。其次,搞清楚这一问题,关系到如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第三,搞清楚这一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第四,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及其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首要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特征所作的科学论述,为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特别是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必须进一步搞清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存在着某些片面的、甚至是歪曲的理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了深刻的论述,作出了科学的回答。1992年春,他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新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这一科学概括,有三大重要意义:
第一,这一科学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突出地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整个历史阶段尤其是初级阶段特别需要注重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明确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还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体现了在当前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条件下,社会主义为回应资本主义严峻挑战所必须采取的战略决策。它突出地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阐明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指出了我们发展生产力与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根本不同。
第二,这一科学概括,为我们坚持公有制又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明了方向。邓小平说:“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在改革中,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归根到底只能根据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根据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
第三,这一科学概括,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做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把市场经济当做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思想束缚,使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这对于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推进改革,指导改革沿着合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方向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及其确立这一任务的依据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为将来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必须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尽快发展社会生产力上。
首先,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同样,生产力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力量。因此,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程度和发展阶段。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使社会主义社会不断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并为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奠定物质基础。
其次,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能否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就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再次,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命运。能否大力发展生产力,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着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能否取胜。因此,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为在当代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压倒一切的根本任务。
二、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怎样理解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第一,这个命题是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中提炼出来的。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发展问题;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问题;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发展问题;在“三个代表”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是发展问题。就是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归根到底是以发展作为思想红线来贯穿的。第二,这个命题把发展与执政兴国联系起来,表明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发展为己任,以兴国为目标,以富民为取向,从而突出了发展与执政、执政与兴国的内在联系。第三,这个命题凸现了发展在我们党执政兴国中“第一要务”的位置。所谓“第一要务”,是相对于其他各种要务而言的。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说明在党面临的各种繁重任务中,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任务、根本的任务、中心的任务、压倒一切的任务。党和国家的其他事务都要围绕这个“第一要务”来进行。
为什么要突出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呢?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强大,体现优越性,关键在发展。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
第二,发展是完成中国共产党承担的伟大历史使命的关键。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带领广大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但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又有具体的历史任务。在新世纪,我们党承担着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三大历史任务。这三大历史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发展。
第三,发展是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由之路。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为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我们必须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第四,发展是应对世界形势新变化的需要。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不发展就没有出路,不发展就要倒退不发展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我们只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已经耽误的时间弥补回来,中国的社会主义才有希望,中华民族才能复兴。
第五,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我们经受住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都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密切相关。
总之,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又面对世界范围内日趋激烈的竞争,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国富民强都无从谈起。
必须说明的是,我们所说的发展是有重点的,即发展必须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我们说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我们强调的发展还包括人的全面发展。在促进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三点:一是要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二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三是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三、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在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生产力具有极端重要性和迫切性。
首先,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社会主义建立的历史前提是:旧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这就使得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必然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不论是在生产力方面,还是在科学技术方面,都会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处在相对落后的状态,同时,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还面临着时代的挑战,即一方面要面对由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这二百年间已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完成的传统产业革命的挑战;另一方面还要面临当代新科技革命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通过艰苦奋斗,大力发展和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大力发展生产力,一心一意地进行现代化建设,尽快缩短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同时还存在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如国家、集体与劳动者个人之间的矛盾;中央和地方、各地方和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工农、城乡、脑力和体力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产生的根源就是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才能为彻底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由此而派生和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创造前提和条件。
再次,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也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需要具有牢固的物质基础,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我国现阶段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之所以还没有达到社会主义所要求的高度,仍然存在着不完善和十分薄弱的环节,根本的原因也在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和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这就决定了我国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任重而道远,这也必然要求我们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最根本的任务,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创造条件。
总之,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振兴中华民族,使中国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人们,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问题,保持稳定局面,做到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离不开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归根到底,发展才是便道理”。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选遴选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选遴选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选遴选复习资料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