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多角度精辟解析--如何在新变化中把握住申论写作

公务员2008-06-26华图公务员信息来源

A-A+

多角度精辟解析--如何在新变化中把握住申论写作(2)

二、请根据给定资料9、10,分析这两个资料对搞好水电开发提供了哪些启示。(15分) 要求:分析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答案一(198字)

  云南漫湾水电站和美国田纳西流域管理局为搞好水电开发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开发水电资源,必须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要周密统筹,落实合理补偿,妥善安排好移民的生活出路,使当地人民安居乐业,享受开发带来的利益;必须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三者的平衡,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完善管理。在开发资源的同时,同步进行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发展经济,使水电开发真正成为富民强域可持续的工程。

答案二(191字)

9~10两个资料对搞好水电开发提供了以下启示:

1.应加大对移民的资金扶持力度,防止因开发导致当地居民的收入下降。

2.应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防止附近居民无工可做。

3.应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改善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环境退化,水土流失加剧。

4.应通过大力吸引投资,带动农、林、渔、煤矿、旅游等行业全面发展。

5.应设置专门机构处理水电开发所带来的相关问题,防止只享受收益不承担责任。 作答思路:启示,作为动词,是启发提示,使受启发者有所领悟;作为名词,是指从启发提示中所领悟的道理。从题目中“启示”所处的语境来看,在此为名词,指的是从资料中能够领悟的道理、获得的启发提示。

  看资料内容,为漫湾电站和TVA两个水电开发实例,是已然状态的陈述,属于官方语言中的“经验教训”。由此,从资料中所能获得的提示,即指从“已然”领悟“应然”,即根据经验教训,从过去是怎么做的、已经产生了什么后果,了解应该怎么做,避免不利后果,争取有利结果。

  就资料所揭示的来看,首要“启示”是提示了水电开发的原则,要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三者的平衡。其中,从政府执政的角度,一项工程建设(以至任何施政措施)必须注重社会效益,而且是社会效益优先于经济利益的考虑。社会效益主要是对人民生活的改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必须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水电开发的根本目的,否则,工程建设就会偏离正确方向,也不会带来应有的社会效益。从根本上讲这是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是政府的宗旨,也是政府推进水电开发必须考虑的根本问题。

  漫湾电站之所以基本失败,就是由于没有充分考虑社会效益,没有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根本目的,在开发和利用水电资源的过程中没有充分保障人民利益,开发的利益绝大部分由政府或一些部门、承包商、建设者、管理者享有,开发的代价很大部分却由当地人民承担;TVA的河流管理,其中包括水电开发,之所以完全成功,就是由于以人为本,首先考虑居民的利益,采取了吸引私人投资、释放经济活力的多种符合资本主义社会条件的做法,繁荣了当地经济,促进了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彻底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这是开发水电的根本目的(一个为财政增收和少数人谋利、一个为全体居民谋利益)、根本原则(一个重经济轻其他、一个坚持经济社会环境并重)的差异导致了开发结果的根本不同——一个使政府和少数人得利,一个让发展成果由全体居民共享,并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在此根本目的、根本原则启示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找出两者具体开发方法(一个仅限电站建设本身,一个实行综合治理,建站与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同步)、对待水电开发的态度(一个不科学或曰片面、落后,一个科学、全面、先进)的不同,作为原则之外具体的启示。

怎样写启示、写几种启示,可由作答者根据自身理解自行取舍,但前提是根本目的、根本原则(或者统一为根本方向)必须明确指出,具体方法也应提及;而态度是否科学属于引申观点,不作为必答内容。

三、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业的考生作答。 1.“给定资料7”引了上海某研究所G所长的话:“美国人把搁浅的鲸鱼推入大海,这值得赞扬;鲸鱼被非洲难民捕食,这也应赞扬,因为它救活了一群人”,请说明,这表达了G所长怎样的观点。(10分) 要求:简明、准确地阐释观点,不超过200字。 答案一(196字)

  反映了G所长根据不同客观条件,对同一事物的处理适用不同标准的观点;联系资料中围绕怒江水电开发产生的争议,这是以国情为依据支持水电开发的观点。由于国情不同,发达国家居民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和精神满足,欠发达国家居民要首先解决温饱问题,因此,对鲸鱼乃至水电开发问题分别采用环保或生存优先标准,两种选择都是从国情出发,符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因而都是无可厚非的。暗示应根据国情及当地实际情况,开发水电资源。

答案二(190字)

  表达了G所长以环境不同则适用标准不同为理由,支持怒江水电开发的观点。以鲸鱼被不同国家的人放生或捕食为喻,说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情不同,对待同一事物的观察角度、评价标准不同,处理方式也就各异。发达国家可对水电资源采取环保优先原则,不予开发;发展中国家则要从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出发,进行开发,以改善人民生活。开发或不开发水电,必须根据一个国家的国情和一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出决定。

答案三(199字)

  G所长认为,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不一样的,具体怎么处理环保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是发展问题,在人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是生存问题,在人的基本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牺牲生态资源谋求经济发展也是值得肯定的。具体到怒江而言,怒江地区非常落后,亟需发展经济以满足当地居民的生存需求,因此,应该开发怒江水电。

  作答思路:这是一道阐释题,是一种“意现”资料内容的试题类型。所谓“意现”,就是深入理解资料的深层含义,发掘资料的潜在信息,把自己对于资料意义的理解,用完全不同于资料原文的语言表述出来,是对资料的一种精神再现。而阐释,是对语言的本来含义的说明,在本题中,就是对G所长的话语进行本来含义的发掘、说明,对资料内容进行精神实质的再现。阐释语言中蕴含的观点,要注意客观性,只能是解释、说明,揭示其本来含义,不能对观点进行评论,不能掺入作答者自身的观点。

  从G所长的话本身来看,违反逻辑同一律,对同一对象的评价,其实不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任意转化;但是联系资料引用G所长这段话的语境,实际是对怒江水电建设而发,以不同国家居民对待鲸鱼的方式借喻水电开发问题。要注意到G所长所说的话,评价的对象是截然相反的两种鲸鱼处理方式:放生与捕食。两者的评价条件具有重要差异——环境不同,一种处理方式是发生在美国,一种在非洲,评价条件的这个差异,导致了评价结果的殊途同归,即本来是截然对立的行为,评价结果在不同环境中却相同。对事物的评价,必须符合相应的环境条件,适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比如,对鲸鱼放生与捕食。在美国、非洲各自的环境中,两者都是好事,都要受到积极评价;相反,两种行为如果互换所发生的环境,如放生在非洲,捕食在美国,两者的评价就会大相径庭。这是由于评价事物的标准,一定要符合事物所处的环境条件,评价一种行为是对是错、是好是坏,必须根据这种行为所发生的环境。因此,按照这种“环境决定论”,事物的善恶、是非、对错只能是相对的,并无绝对的是非。基于这种逻辑和哲学观点,人类必须根据环境条件选择自己的行为模式,例如,要根据环境是在美国还是在非洲,决定自己是放生鲸鱼还是捕食鲸鱼。“环境决定行为模式”,现实意义在于,政府决策必须符合国情、地区情况,这就是“国情、地情决定论”的哲学渊源。

  在作答中,要把握鲸鱼例子蕴含的“环境决定论”,与政府决策的“国情、地情决定论”的联系,将作答的立意确定为“是否开发水电资源,要根据一个国家、地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作答的程序,第一步要理解、判断G所长话语的含义、真实重心所在,即透过鲸鱼问题表露出来的支持水电开发观点;第二步要揭示其话语的表层含义,即“环境决定论”,环境不同,适用标准不同,选择的行为模式不同;第三步,对话语中事例所蕴含的意义进行展开,明确指出“环境决定论”的深一层意义是“国情、地情决定论”,人类的行为、政府的决策要依据国情、地情做出取舍;最后,要点出话语的深层隐喻,是借彼喻此,借鲸鱼的例子说明对待水电开发的取舍原则,把话语同作答核心问题——怒江水电开发结合起来,最终落实到水电开发问题上,进一步深入阐明G所长的话,根本上是要说明,开发或不开发水电,要根据国情、地情来决定。

2.“给定资料6”引述了某学报C主编提出的意见,请你站在水电规划部门的立场,对C主编的意见做出答复。(15分) 要求:有条理的写出答复内容,有理有据,不考虑行文格式,不超过300字。 答案一(286字)

  怒江已不是原生态河流。整个怒江流域早已存在大量人类活动,对河流原生态造成了破坏,且部分流域已有小规模的水电建设,完全不开发、作为生态江保留的条件事实上已不具备。

  怒江水电开发与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并行不悖。开发规划中已充分考虑到自然遗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多种措施,避免施工对环境的破坏,全程、全面保护生态资源,尽最大可能保持当地的原始生态;与环保、林业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做好怒江的环境监测工作,搜集相关数据,为保障生态安全提供依据。

  在推进开发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认真制定并落实环保工作制度和措施,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和舆论的监督,使怒江水电工程的环保工作收到实效。

答案二(299字)

  关于怒江作为生态江保留的问题。由于怒江流域长久以来存在人类活动,当地居民生活和经济建设已对环境造成了破坏,怒江已不是原生态河流,完全不开发、作为生态江保留的条件已不具备。

  关于怒江水电开发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我们在规划怒江水电项目中,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统一。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合理规划,尽最大可能保护河流生态及自然遗产;二是科学组织施工,避免工程对环境的破坏;三是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全面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对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进行修复;四是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密切注意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以意见为鞭策,不断改进环境保护工作。请您继续监督并提出宝贵意见,帮助我们不断改进工作。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申论写作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