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9年内蒙古公考《行测》言语理解考点串讲

公务员2009-09-10gzhgz.com信息来源

A-A+

09年内蒙古公考《行测》言语理解考点串讲(2)

  考点2 虚词辨析

  【核心知识】

  虚词的数量很多,主要涉及关联词、介词、连词、助词,在公务员考试中,主要考查关联词的搭配。因此,掌握关联词的类型是解题的关键。关联词主要包括:

  1.并列关系

  所用的关联词语如“又……又……”“一面……一面……”“一边……一边……”“不是……而是……”“越……越……”等。

  2.承接关系

  即各个分句依次叙述连续发生的几个动作或几件事情,各分句的先后次序是一定的,不能颠倒。所用的关联词语如“(首先)……然后……”“……便……”“……就……”“……于是……”等。

  3.递进关系

  即后一个分句所表达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表达的意思要更进一层。所用的关联词语如“不但……而且……”“不仅……并且”“……还……”“……甚至……”“不但不……反而……”等。

  4.选择关系

  即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要从中选择一件。所用的关联词语如“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是……还是……”等。

  5.因果关系

  即前后两个分句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所用的关联词语如“由于……以致……”“既然……就……”“……因而……”等。

  6.转折关系

  即一个分句叙述一个事实,但另一个分句没有顺着这个事实得出结论,而是说出了一个相反或部分相反的事实。所用的关联词语如“虽然……但是……”“……然而……”“……不过……”“……否则……”等。

  7.条件关系

  即一个分句表示条件,另外一个分句表示在该条件下出现的结果。所用的关联词语有“除非……才……”“只有……才……”“无论……都/也……”等。

  8.假设关系

  即一个分句提出一种假设,而另外一个分句则表明在该假设下会出现的结果。常常使用的关联词语如“如果……就……”“要是……就……”“若是……便……”等。

  9.让步关系

  让步关系指的是前一个分句承认某种事实,作出让步,但是另一个分句从相反的方向说出正面的意思。一般来说,前一个分句所用的关联词语有“尽管”“即使”“固然”等,后一个分句所用的关联词语有“也”“都”等。

  10.取舍关系

  即两个分句表示不同的事物,说话者决定取其中之一,而舍弃另一个。所用的关联词语主要有“与其……不如……”和“宁可……也不……”前者表示所取在后,所弃在前,而后者正好相反,表示所取在前,所弃在后。

  11.目的关系

  即一个分句表示目的,而另一个分句表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采取的行动。一般所用的关联词语有前一个分句的“为”“为了”,和后一个分句的“免得”“以免”“以便”等。

  【解题技巧】

  1.把握词性

  虚词的词性不同,其语法特点和语法功能也不同,我们只有把握了词性,才能做到准确使用。如:人们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有的文明,首先放弃也最难放弃的就是母语。(必须/必需)

  “必须”是副词,表示“一定要”;作状语,后面跟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必需”多作动词使用,表示“一定要有”、“不可缺少”,可作谓语或定语。这里句子后面有动词“放弃”,填入的词语是状语成分,显然应当用“必须”。

  2.分清差别

  对于表达功能相近的一些近义虚词,要辨析出它们的异同点,明确它们意义和用法的差别,然后依据具体的语境作出选择。如:当浮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上浮,物体下沉。(反之/否则)

  “反之”和“否则”都引出对立的另一面,但“反之”是与之前所述完全相反,是中性词;“否则”是与之前所述内容不同,含贬义,多用于不好的结果。句子所说的是一种物理现象,应当选用“反之”。

  3.注意搭配

  有些虚词需要与实词或者其他虚词搭配使用,搭配有一定规矩,有的已形成固定格式,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就违背了语言习惯,影响语意表达。如:老百姓说得好,常年无灾情,不可一日不防备。(宁可/宁愿)

  此题要求在“宁可”、“宁愿”两个词语中选择,作为表示取舍关系的关联词搭配是“宁可……不可”或“宁愿……不愿”。后面的句子用的是“不可”,从关联词搭配的习惯来看,这里应当选择“宁可”。

  【例题精讲】

  【例1】允许媒体发言,是一种文明,()允许媒体存在一定的处于真实的谬误,也是保证媒体有效发言的文明,()这种文明,()祛除任何对于真实的畏惧。【2008年广西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50题】

  A.一旦只有才能 B.甚至只有才能

  C.一旦只要就能 D.甚至只要就能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本句两个允许之间通过“是……也是……”体现一种递进关系,因此第一空只能填入“甚至”,排除A、C项。长句的后半部分表示必要条件,因而只能选用表示必要条件的关联词“只有……才能……”,排除D。“只要……就能……”是表示充分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名师点评】考查关联词的用法。句子较长,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言语理解与表达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