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9年内蒙古公考《行测》言语理解考点串讲

公务员2009-09-10gzhgz.com信息来源

A-A+

09年内蒙古公考《行测》言语理解考点串讲(3)

  考点3 成语及四字习语辨析

  【核心知识】

  成语及四字习语是语言词汇中的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它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民间的习用语。很多不能通过字面意思来理解,特别是典故式的和从文章中压缩成的,还需要我们探究其来源,才能领会它的含义。成语由于饱含色彩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精炼的语言特色,凝聚了汉语中的精华,发展到今天,词条繁多,含义深刻,我们很难全部掌握,只能对常用的成语有个大概的了解。

  【解题技巧】

  1.区分成语的本意和引申义

  成语经过长时间的积淀,除了它的本意以外,还可能产生其他的含义。例如“高山流水”这个词语,如果不了解它的本意,只从字面意思理解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对山水的一个表述。这就和它的本意大相径庭了。“高山流水”出自《列子?汤问》,是讲述春秋时期有个叫俞伯牙的著名琴师和钟子期成为知音的故事。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2.紧扣成语的感情色彩

  成语的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贬词褒用,例如:“在学习上也是这样,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师心自用”意思是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用在该句和语境不合适。褒词贬用,例如:“昨天上午,三名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被执行枪决,群众拍手叫好,认为他们死得其所。”“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是褒义词,不能用于犯罪分子。

  3.体会成语的具体语境

  人物称谓有谦称和敬称之说,成语也有谦词和敬词之别。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析不清,就会犯谦敬色彩混淆的错误。

  有些成语词义有轻重之分,有的词语有时态色彩和行业色彩,这些都要根据特定的语境来区别。

  4.遵循成语造句的逻辑性

  由于成语意义比较独特,有着很丰富的附加意义,因此在使用时,还要注意成语在句子中的意义表达是否与整个句子在逻辑性上保持了一致。如“陕西的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正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这一句子中应该用“各有千秋”而删去“半斤八两”。

  5.记忆成语的特殊用法

  成语大多是古代沿用下来的,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有时其在用法上也有着特殊性。如“望其项背”的意思是能够看见别人的脖子和后背,比喻能够赶得上或者比得上。一般来说,这个成语必须用于否定句或表示否定意义的反问句当中,否则就是错误的。如“这家公司的雄厚财力是其他公司难以望其项背的。”即使意思符合,其一般也不能用于肯定句中。

  【例题精讲】

  【例1】“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古往今来,写明月和相思的诗文可谓( ),我却独爱此两句。【2008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A.多如牛毛 B.难以忘却 C.盈篇满籍 D.罄竹难书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根据句意可知,填入句中的词应该是形容诗文很多的一个成语,B项首先排除。D项“罄竹难书”多形容某个人所犯罪恶很多,与文意不符,排除。C项比A项更适合形容诗文的丰富,故选C。

  【名师点评】在两个成语意思相近时,选择与被描述对象最贴切的一个。

  【例2】有些人说了许多似乎很有道理的话,却让人摸不着边际,有些人只说了一两句,却有( )之效。

  A.相见恨晚 B.穿云破雾 C.醍醐灌顶 D.如释重负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相见恨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相投,只恨相见太晚。穿云破雾是形容速度快。醍醐灌顶:醍醐由牛乳精制而成,最益人体。故用来比喻灌给人智慧,使人头脑清醒。旧时也比喻听了精辟的言论深受启发。如释重负指像放下重担那样轻松,形容责任已尽,身心轻快。从题干看,选择C正确。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难度不大,只要体会了题干的前后关系就能解答。

  【例3】对一篇规范的论文,因版面限制而去砍综述、删注释,实在是的不智之举。【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22题】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削足适履 B.扬汤止沸 C.矫枉过正 D.舍本逐末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该题是典型的成语辨析题。A项的削足适履指的是鞋小脚大,把脚削去一些以适应小鞋,比喻过分迁就现成条件,或生搬硬套。B项的扬汤止沸指的是把开水从锅中舀出来,再倒回去,以阻止锅中的水沸腾。比喻暂时救急或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C项的矫枉过正指的是把弯曲的东西扭直,结果过了头,又歪向另一方,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D项舍本逐末指的是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形容轻重倒置。根据文段表述的意思是“本来是规范的文段,生生要砍去内容而去适应版面”,因此A项的“削足适履”最为合适。

  【例4】晚清的新学之士,提及开通民智,总是首推报馆与学校。二者同为“教育人才指导”、“传播文明”之“利器”,却因体制及利益不同,无法_____。【2008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53题】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珠联璧合 B.相辅相成 C.相得益彰 D.取长补短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横线处填入的词应能体现报馆与学校放在一起都具有“开通民智”的积极作用的特点。珠联璧合形容珍珠串在一起、美玉合在一块儿,比喻优秀的人物或美好的事物汇集在一起。该词用在这里比较合适。相辅相成指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指互相配合和补充更能显出长处、发挥作用。取长补短指吸取别人的长处,用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文段中未提到报馆与学校各自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因此相互补充及配合也就无从谈起。

  【例5】无论遇到多么紧急的情况,他总是_______________。【2008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B类卷-26题】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惊惶失措 B.从容不迫 C.迫不及待 D.井井有条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横线处需要填入的是表示“他”在“紧急情况”之下的状态,分析句子结构可知,这是一个转折复句,因此空格处应填入与“紧急”相对的“不急”。从容不迫指行止舒缓得度,无急迫之态。

  【例6】很多大学生希望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稳步发展,可是也有许多人不愿__________,他们有相对稳定的家庭背景,有工作能力,却在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A.按部就班 B.墨守成规 C.人云亦云 D.步人后尘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原指写文章时结构安排得当,选词、造句合乎规范。墨守成规:墨守指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故称善守为墨守;成规指现成的规矩、制度。墨守成规指思想固执保守,守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人云亦云: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步人后尘:踩着人家脚印走,比喻追随、模仿别人。根据题意,大学生毕业后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这应该是常态,但是家庭背景稳定的人有条件不按常态,所以选“按部就班”。

  【例7】柏克和阿伦特等思想家把博爱和同情视为感伤主义,是滥情、不理智的表现,认为结果会_____,达不到改善弱者境遇的效果。贫困等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政治,而非部分人的善心。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A.适得其反 B.事与愿违 C.南辕北辙 D.雪上加霜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适得其反: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事与愿违:指事情没能按照预想的方向发展。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雪上加霜:比喻接连遭受灾难,苦上加苦。题干中只是说“达不到改善弱者境遇的效果”,而“雪上加霜”强调境遇进一步恶化,很明显应排除;“适得其反”“南辕北辙”表示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也不符合。

  【例8】互联网并非_____,整齐划一的技术革命的产物,而是在各种混乱、争论和复杂的利益纠葛中发展成今天的规模和影响力,正是一个个小的草根网络,最终汇集成一个_____的大潮流。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A.一呼百应 铺天盖地 B.自上而下 不可逆转

  C.有条不紊 举世瞩目 D.运筹帷幄 波涛汹涌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此题有一定的迷惑性,很多考生认为应选C,认为“有条不紊”与“整齐划一”近义,与“混乱”反义,故当选,其实不然。我们应统观整句话的含义,“自上而下”其实是与“一个个小的草根网络”相对应的,正是由于草根文化汇聚成了大潮流,打破了互联网自上而下的发展规律,故而排除其他三项。再看第二个空,草根网络不断壮大,其汇聚成的大潮流自然是“不可逆转”的。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言语理解与表达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