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年4月12日陕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公务员2014-04-12gzhgz.com信息来源

A-A+

2014年4月12日陕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9)

31.【答案】B。归根结底 妨碍

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进行突破。“排斥”指“不相容,使离开或不使进入”,不能用于“生意”观念和“这些公司和这些人缔造一个伟大的时代”之间,排除D项。“干扰”的意思是“扰乱,使混乱”,不能用来作“这些公司和这些人缔造一个伟大的时代”的谓语,排除C项。根据文意可知,第二空填入的词语应是一个表示消极影响的词语,“影响”是中性词,用“妨碍”更合文意,故本题答案为B。

32.【答案】A。源源不断 供不应求

解析:“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应有尽有”指该有的全都有,形容很齐全;“形形色色”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数不胜数”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源源不断”适用于高校十几年间不断为制造业和高科技行业提供劳动力,故本题答案为A。

33.【答案】B。出乎意料 通行 宣传

解析:由“这一结果一经公布,立即掀起了轩然大波”可知,研究的结果是让人吃惊、没有想到的。由此可首先排除“啼笑皆非”、“无话可说”。第二空,“通行”指流行、通用的惯例。“现行”指正在实施的。相比之下,用“通行”来描述国际体重评价标准更合适。故本题答案为B。

34.【答案】D。掌握 摸索

解析:第一空,分析文段,由“因此……计算天数,小心地记录日期”可知,古埃及的农民并没有把握尼罗河泛滥的规律,因此“揭示”、“遵循”不符合句意,排除A、B。再看第二空,“学习”一般用于学习已知事物,“摸索”则用于未知事物,由前文可知,“摸索”更符合句意,当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35.【答案】A。成熟 过渡

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进行突破。“过渡”指“事情或事物由一个阶段逐渐发展而转入另一个阶段”,“缓冲”指“使某种事物进行减慢或减弱变化过程”,“补充”指“进一步充实,补足所缺之物”,“关联”指“互相连接,互有联系”,“过渡”适用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图形符号”经过某个环节进一步演变为“甲骨文”的过程,故本题答案为A。

36.【答案】D。无所作为 遏制

解析:“无所顾忌”指没有什么顾虑、畏惧。“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无所事事”形容闲着什么事情都不干。“无所作为”指工作中安于现状,没什么成绩。由“不是由于”、“而是我们尽力做了,但却无法遏制环境恶化的势头”可知,第一空应填入表“工作中安于现状,没有做出任何成绩”意义的词语,显然“无所作为”更合适。故本题答案为D。

37.【答案】B。科学 浪费

解析:先看第一空,“严格”与“调查”搭配不当,排除A;“实地”的意思是“在事情发生或出现的地方;在现场”,不适用于研发保健品之前所要做的营养素缺乏状况调查,排除D。再看第二空,与“并不知道那种营养素是大家普遍缺乏的”相照应,填入“浪费”更贴切,故本题答案为B。

38.【答案】D。融合 应运而生

解析:先看第二空,“粉墨登场”指“妆化好了上台演戏。比喻人们开始在社会上、政坛上等活动起来,含贬义”;“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均不适用于“中国特供版”电影的产生,排除B、D两项。再看第一空,“中国元素”与“好莱坞电影”之间不存在是否“匹配”的问题,而是“中国元素”能否融入“好莱坞电影”,用“融合”贴合文意,故本题答案为D

39.【答案】A。展示 面目全非 孤单

解析:第一空,“元气大伤”通常指人的身体精神状态,在这里形容地表,不恰当,排除C。第二空,由“我们需要与自然界和平相处,因为人类不可能 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可知,文段强调的人要与自然万物共同生存和谐相处,“孤单”符合文意,当选。故本题答案为A。

40.【答案】C。举步维艰 不负众望

解析:“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不能用于形容家电企业在金融海啸中的处境,排除A。由“对家电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知,各种扶持性政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任重道远”与句意不符,排除D。与“今非昔比”相比,“举步维艰”更能体现家电企业在金融海啸中的艰难处境,故本题答案为C。

41.【答案】C。重点 忧虑

解析:“热点”指比较受广大群众关注或者欢迎的新闻或者信息,或指某时期引人注目的地方或问题。“要点”指主要内容。“重点”指主要的或重要的部分。“基点”指事物发展的根本。结合句意可知,核能开发是各国能源开发的重要部分,显然“热点”、“基点”用在第一空不合适,排除AD。第二空,“警觉”指对危险或情况变化敏锐地感觉到。“忧虑”指担心忧愁。相比之下,“忧虑”与“核能安全”搭配更合适。故本题答案为C。

42.【答案】D。逻辑 默认 误解

解析:结合句意,是从思维意识理解的层次来讨论对“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主张的认识。“本质”指本身的形体。“客观”指在意识之外,不依赖主观意识而存在的。都不属于思维意识层面的描述,排除AC。第二空,“确认”指明确承认。“默认”虽未言明心里却承认。由“不强调”、“某种程度上”可知,“搁置争议”容易被默认为主权存在争议,而非明确承认。故本题答案为D。

43.【答案】A。毗邻 人迹罕至 禁区

解析:本题可由第二空得出答案。由“人类无法到达”可知,第二空填“禁区”最恰当。“人迹罕至”也符合原始森林的特点。故本题答案为A。

44.【答案】B。蜕变 可能

解析:“巨变”指巨大的或剧烈的变化。“蜕变”指(人、物或者事情)发生质的改变,比喻事物由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转变”指从一种形式、状态或特点变为另一种形式、状态或特点。“激变”意为急剧变化。生物从水域进化到陆地,本身发生了质变,故第一空填“蜕变”最合适。“可能”填入第二空也恰当。故本题答案为B。

45.【答案】B。规范 兑现

解析:根据“最优行为”与“生命预期有关”,可知他们呈正相关,第一空应该填一个能促使“最优行为”形成的词语,“规范”填在此处最恰当,且“规范行为”、“兑现承诺”为固定搭配。故正确答案为B项。

46.【答案】A。说明在中国食品价格为何成为研究通胀问题的焦点

解析:文段首先提出CPI作为政府维护居民福利标准的合理性,然后指出其中食品价格主导CPI的波动,所以关注食品价格成了研究中国通货膨胀的重中之重。故文段说明的是食品价格成为研究中国通胀问题重点的原因,A项与此表述一致。

47.【答案】A。描述英国养老金改革计划举步维艰的状况

解析:文段首先讲述了英国有高福利的传统,转而指出由于经济不景气,英国的养老金缺口巨大,入不敷出,进而说明养老金改革合情合理,接下来又引出英国国民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极力反对养老金改革。这些表明英国实施养老金改革计划困难重重。A项符合题意,当选。

48.【答案】B。语言使用是政治权力的某种表现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历史上殖民统治对于语言使用的影响,但殖民地独立后语言使用也有了变化。故文段说明的是随着政治权力的变化,语言的使用也会改变,语言使用时政治权力的体现。B项表述与此一致,当选。

49.【答案】D。高古石雕在中国不受重视的原因

解析:文段指出古代对于雕塑不重视导致具有极高史料价值的石雕作品流失海外,直到今天新兴收藏家们仍然对极具价值的高古石雕举棋不定。文段主要探讨的是高古石雕在今天不受重视的原因。D项与此表述一致,当选。

50.【答案】D。利益是应对全球变暖问题的最大症结

解析:文段强调的是“但问题是”后的内容,即如何分配巨额经济成本是全球变暖问题谈判最核心的问题,最终的核心问题还是利益。只有D项符合此意,当选。B、C项是文段部分内容,不是重点。文段并未提及如何分配减排份额,排除A项。故本题答案为D。

51.【答案】B。介绍反乌托邦作品的特点

解析:文段首先比较了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主题的差异,接下来重点介绍了反乌托邦作品的特点。A项不是文段重点,文段未提及C项,D项只是文段部分内容。故本题答案为B。

52.【答案】B。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金砖国家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相对位置不约而同地发生了迅速而巨大的变化,其中“不约而同”指的是金砖国家按照自己本国的发展战略,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崛起。因此,文段意在强调每个国家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实现发展。B符合题意,当选。

53.【答案】B。城墙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

解析:文段先介绍了城墙在古代的防御作用,但在蒙古人掌握攻城的战术后,让许多固若金汤的城墙被摧毁,从此之后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故文段主要介绍城墙如何退出历史舞台。B项表述与此一致,当选。

54.【答案】A。阅读文本比看电视更助于思考

解析:文段把人们在看电视节目和阅读文本时遇到不同观点的两种态度进行对比,阅读文本时仍可津津有味地读它,而看电视遇到不同观点则直接换台,不会进行反思,得出根据书面记录能更容易发现信息之间的差别的结论,即A项阅读文本比看电视更有助于思考。B、C、D三项均属于无中生有,文段没有说明。

55.【答案】D。肥胖与人类生存繁衍的优势基因相关

解析:文段并没有提及现代人的生存环境,首先排除A项。文段首先指出古人的生存环境,接着说明在这种环境下,自然选择保留了具有生存优势的个体和他们体内的基因,最后得出结论,这种基因优势最终导致了肥胖。根据一般逻辑,可知文段的落脚点在于结论,故正确答案为D项。B项和C项只是文段的一个部分,不是文段重点。

56.【答案】B。商标应该是形象与内涵的完美统一

解析:文段先讲述商标不仅要有特定含义,还要具备简洁的形象,后文接着对此展开了具体论述。因此,文段意在说明商标应该是内涵和形象的完美统一。B表述与此一致,当选。

57.【答案】B。亚洲国家需警惕陷入债务危机

解析:根据提示性的“但”字可知,文段着重强调的是其后的内容。文段虽然表明目前亚洲的债务水平总体来说低于欧洲,尚处在安全范围内,但从当前经济状况和债务的迅速增长会让经济体更容易遭受冲击的可能两个方面强调亚洲需要警惕债务危机。故正确答案为B项。A、C两项文段并无说明,文段重点在于债务,而不是超低息贷款,排除D项。

58.【答案】A。异常天气会对人的精神状态产生不利影

解析:文段首先说明气象条件会对人的心理情绪产生影响,甚至导致心理及精神病态和行为异常。接着以研究引出异常天气事件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最后具体举例说明异常天气会对人的精神产生不利影响。可知文段重点说明的是“异常天气会对人的精神状态产生不利影响”,即A项。

59.【答案】B。人类祖先选择直立行走时为了更好适应地形环境

解析:结合文段可知,最新研究的结论是:因为被岩石地形和峡谷所吸引,早期人类逐步进化为两足直立行走以适应这种环境要求。B项描述与最新研究的结论一致,当选。文中并未提到气候环境、地质的因素,排除AC。D项,文中只提到岩石地形和峡谷让早期人类有机会诱捕猎物,而并未提到人类祖先由于食物匮乏被迫离开最初的生活环境。故本题答案为B。

60.【答案】A。强调重视慢性病防治的必要性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在《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的报告中显示,慢性病导致国民收入损失巨大,接着又进一步指出报告给出的解决方案认为,如果可以降低慢性病死亡率将给中国带来几百亿美元的累计经济效益。文段意在表明,重视防治慢性病具有重要的意义。A项表述与此一致,当选。

【内容导航】
第1页:2014年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第2页:2014年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2)
第3页:2014年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3)
第4页:2014年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4)
第5页:2014年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5)
第6页:2014年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6)
第7页:2014年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7)
第8页:2014年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及解析
第9页:2014年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9)
第10页:2014年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10)
第11页:2014年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11)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