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模块备考指导

公务员2010-10-17gzhgz.com信息来源

A-A+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模块备考指导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公布之后,就判断推理这一模块,我总结出以下规律

第一、判断推理这一模块近三年以来一直是比较稳定的一个模块,在试卷中所处的中间位置也一直没有改变。我想,判断推理模块之所以一直比较稳定,源于此类题型具备的两大特点:(1)难度适中。判断推理题型的考察点一直都比较稳定,考生只要认真研究历年真题,就会对题型的规律性把握得比较到位;(2)区别梯度大。虽然这一模块的难度一直都比较适中,但很多考生在测查逻辑时,仍然会出现得分极低或极高的两种情况,其实这正是国考的一大特点--将高分考生从百万学子中选拔出来。

第二、在做判断推理题型的过程中,考生最好能够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逻辑背景,比如踢假球的事,就是日常生活的一个剪影。判断推理模块考察的是考生们的逻辑素质,因此建议考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自己逻辑行为和逻辑思维的锻炼,从而能够在考试中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完美默契。

判断推理题型主要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四类,下面,我将分别就这四类题型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备考指导

第一、图形推理

在2011年的国考大纲中,对图形推理题型的表述基本没有太大变化。这里仅提醒考生注意两点:

(1)即使考试题目变简单,也并不意味着考核就变简单了,题目变简单,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增加了对某个群体的考核。比如,对于非应届毕业生这个群体来说,因为长时间不参加考试,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可能会有些弱化,为方便这个群体成员的阅读,考试时可能会将题目简化,但是并不代表考核的重点也随着简化。

(2)在大纲上没有写明的东西,并不代表不考。比如,对立体图形的考察在今年的国考大纲中并没有明确表述,但考生在平时也应当适当做一些此类题型,一定不要忽略对立体图形复习。

第二、定义判断

定义判断在整个判断推理过程中,一直是很难创新的,但是我给大家提个醒:在定义判断上,考生千万不要忽略曾经在江苏出现过的多定义判断题型。

第三、类比推理

在复习类比推理题的过程中,建议大家不要忽略两点:第一,大家不要忽略2006年之前的类比推理真题;第二,不要忽略普遍意义上的小考,尤其是在联考实行之后被遗漏的小考。在2008年宁夏的省考试题中,曾经出现过螺钉和螺帽这样一道题,答案应该是C:插头和插座,考生在复习时不要忽略这样的小题。

第四、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在今年的国考大纲中继续了往年的风格,在例题表述上又改变了一道题,这已经是逻辑判断类题型连续十年改变例题了。归其原因,我个人认为有两点:

(1)典型。典型是不过时,是与时俱进,因此才会出现十年十例题的现象。

(2)验证。在整个判断推理模块中,尤其是逻辑判断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有争议性的题目,从而导致答案的不确定性。为了给考生一个验证的依据,国考大纲在这些题目中给出了权威解读,因此,华图教育建议广大考生以大纲表述为准绳,不要太过于自我。

总之,判断推理在今年的国考大纲中相对比较稳定,没有太大幅度的变更。华图教育建议大家在具体复习时要横向与纵向相结合交叉复习。横向复习即要求考生要结合最新国考大纲,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纵向复习即要求考生要多结合历年真题,尤其是2006年之前的国考真题,确保复习的全面性和对试题规律的把握度。

距离国考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在这宝贵的一个半月里,考生的科学备考对于最后国考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华图教育提醒大家备考要分阶段进行,切勿跟风报考、盲目复习。一般来讲,我们把备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打定决心阶段,即决定自己要不要考、要考什么职位的阶段。一旦坚定了考试决心,就不要在未来和考试之间打退堂鼓。第二个阶段是学习阶段,是考生对各个模块分重点、分时段系统复习的关键阶段,因此大家不要怕浪费时间,要踏踏实实地逐模块复习,以便于对国考各种题型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第三个阶段是强化练习阶段,即考生将行测上的各个模块逐个拿出来进行练习,检验前期复习的效果。第四个阶段是模考阶段,华图教育提醒大家,在模考时一定要懂取舍、巧放弃,知道什么题先做,什么题后做。第五个阶段是浓缩复习阶段,这一阶段大概处于考前一周。考生在浓缩复习阶段如果能将整个公务员考试内容浓缩后写在两张纸上,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全面掌握了行测的各个知识点,只要正常发挥,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回顾历年国考,常识判断模块在整个行测当中往往会走两个极端,要么就引起大家的充分注意,要么就被大家充分忽略。总体来看,2011年国考新大纲在常识判断模块上的变化是非常显著的,下面,我将从宏观认知、实质内容把握、个性化复习三个层面向大家一一讲解一下常识判断模块的备考方略。

第一,宏观认知

常识判断类题型从整体上看,具有考核的稳定性。通过分析历年国考大纲,我们不难发现,常识判断类题目的表述相对来讲比较简单,但其考察的基本核心一直围绕基本的知识运用能力展开的,只不过在2010年的国考中,把法律排在了常识判断模块的第一位。在2011年的国考大纲中,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仍然是常识判断模块的考察重点,其次还有基本能力、基本素质。这三个基本点,是国考中常识判断模块的三个基本调子。

第二,实质内容把握

常识判断在国考的整体趋势上,跟往年质点是一样的,考核的都是基本层面上的知识,比如,我们在平时授课中,经常会提到把常识知识具体化、生活化、形象化。在实质内容把握上,常识判断要求大家在备考时不要去死记硬背知识点,要善于将常识判断的备考考点提升到一个高度上,即捕捉生活中的常识知识,并将其作为常识判断题型的一个量化点。量的积累会促成质的飞跃,在此,华图教育建议大家应当将常识判断模块的复习作为常识习惯的积累来做。比如看世博会,我们就要想到常识判断中的社会文化考点;看到钓鱼岛,我们就要联系到常识判断中有关国家政治和历史等考点。因此可以说,对常识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加强自身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过程,考生要在平时多注意知识的积累和凝练,以达到一个知识面广、思维缜密、逻辑清晰的目的。

第三,个性化复习

从知识的偏重性来说,常识判断模块的导向性非常清晰,即加强考生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因此,无论政治、经济、自然、文化,都需要考生通过一个折射点来展开复习面,而这个折射点就是大家的常识积累程度。考生不需要去死记硬背世界最长的河流有多长、某省最高的山脉有多高,只需要在复习时针对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进行个性化备考,比如,如果你的历史知识渊博,同时又酷爱旅游,那么你不妨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上。

常识判断重在平时。因此,建议大家在个性化复习上把握好国情社情,多了解一些国家大事和重大举措,比如两会、政府工作报道、国家主权、法律层面等,平时多留意、多观察、多思考就可以了。

2011年国考大纲常识判断的特点是变貌不变本,希望大家通过以上的讲解能够对今年的国考大纲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在复习备考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常识内容,快速提升考试成绩。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判断推理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