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学技术理论训练题及参考答案

公选遴选2006-12-30gzhgz.com信息来源

A-A+

科学技术理论训练题及参考答案(2)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创新的知识源是( )。
A.大学 B.工厂
C.科研机构 D.企业自身
2.知识产权是保护( )成果的基本法制。
A.科学 B. 文化
C.劳动 D.技术
3.我国科技工作的战略布局分三个层次,它们是( )。
A.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科技工作 B. 企业科技创新工作
C.高技术研究和发展高技术产业 D.基础性研究
4.技术发展的两种主要形式是( )。
A.突变形式 B.渐进形式
C.跃进形式 D.间断形式 '
5.19世纪中叶科学技术的三大学说是( )。
A.细胞学说 B.基因学说
C.能量守恒和转化原理 D.生物进化论
6.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分( )三个层次。
A.国家 B.企业
C.部门 D.地方
7.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 )。
A.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B.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致的
C.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D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8.党的十五大在强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时,指出了三个面对,即( )。
A.面对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B.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剧烈竞争
C.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D.面对小康社会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9.有关数字地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论是否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地球信息集成和整体化工作都是当前地球科学和信
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B.在工业化并不十分充分的条件下,在中国建设数字地球是不必要且不可行的
C.信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发展数字地球提供了通讯支撑条件
D. 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
10.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措施包括( )。
A.加速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B.建立新的科技投入体系,哟罂萍纪度?nbsp;
C.大力开发科技人才资源
D. 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

三、判断题
1. 科学实验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标准。 ( )
2.数字图书馆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是使数字化资源的管理更加迅速的有效形式。 ( )
3.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这场变革的重要标志是人力资本成为社会赖以发展的战略资源。 ( )
4.科学发展的主要形式是渐进式发展。 ( )
5.我国原有科技体制的主要缺点是高度的集中管理和单一的计划调节。 ( )
6.技术开发的主体是企业。 ( )
7.基础性研究的使命是探索自然界的规律。 ( )
8.开发研究不同于技术开发。 ( )
9.科学是一种生产知识的活动。 ( )
10.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 ( )
11.自然科学内容有阶级性。 ( )
12.技术只有自然属性,没有社会属性。 ( )
13.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
14.现代科学技术主要趋势是高度分化。 ( )
15.数学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得力助手。 ( )
16.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的矛盾。 ( )
17.863计划是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的计划。 ( )
18.科学技术主要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 ( )
19.火炬计划是为高新技术和其它重大研究成果商品化的指导性计划。 ( )
20.政府上网的目的是政府利用网络,提高经济效益。 ( )

四、辩析题
1.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2.社会制度对科学技术发展有巨大反作用,表现为它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
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国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
4.技术创新的系统性是指企业内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
5.版权, 又叫著作权,其主体必须是一个国家的公民。
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原理表明,科学技术在任何情况下都表现为一种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
8. 继863计划之后,1988年我国又制定了一个火炬计划,它的主要宗旨是极大地推进, 农业现代科技发展和农业产业化。
9.凡是实现了技术突破的科学技术活动都属于创新。
10.863计划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国纲领性文件。

五、简答题
1.我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2.研究与开发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
3.技术与科学的关系如何?
4.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有什么特点?
5.什么是技术创新?
6.技术创新有什么特点?
7.什么是国家创新体系?
8.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如何?
9.什么是高技术?
10.我国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六、论述题
1.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我国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选遴选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选遴选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选遴选模拟试题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