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学技术理论训练题及参考答案

公选遴选2006-12-30gzhgz.com信息来源

A-A+

科学技术理论训练题及参考答案(6)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D 5.C 6.D 7.C 8.C 
9.C 10.B 11.B 12.B 13.B 14.C 15.D 16.B 
17.D 18.A 19.B 2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AD 3.ABD 4.AC 5.ABC
6.ABC 7.ABC 8.BCD 9.ACD 10.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四、辨析题
1.【答案要点】错误。我国科学技术规划与计划主要包括:(1)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3)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2.【答案要点】错误。太阳系是由恒星(太阳)、九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及行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
3.【答案要点】错误。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技术。信息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包括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光导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
4.【答案要点】错误。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评价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在逐渐扩大。
5.【答案要点】正确。光的速度为每秒约30万公里,一年内所走的距离就叫一光年,一光年约等于10万亿公里。
6.【答案要点】正确。生物体经常不断地从外界取得生存必需的养料,并使这些养料变成生物本身的物质,同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这种新物质代替旧物质的过程就叫新陈代谢。
7.【答案要点】正确。计算机病毒是不怀好意的人故意编制的一小段巧妙而能扩散的程序,其结果是干扰或破坏计算机的正常工作,只会在计算机之间传染。
8.【答案要点】错误。事实证明,即使住在核电站附近,它所增加的放射性辐射量也是极小的。只要认真对待,措施周密,核电站的危害远小于火电站。
9.【答案要点】错误。地球上的能源是自然界固有的,而不是人类可以任意创造的。特别是那些不可再生的能源,一旦耗尽就不可能以任何方法再产生出来。为了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我们必须节约能源。
10.【答案要点】错误。基因工程又叫重组DNA技术,它是生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将DNA在体外或体内进行重新组合,然后把重组后的DNA分子转移进我们操作的生命体。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其内容为:在任何孤立的物质系统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无论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部分物质传递给另一部分物质,系统的总能量守恒。
2.【答案要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是热能的传递具有不可逆性,即在没有外界作用的情况下,热能只会从热体传向冷体,而不可能从冷体传到热体。
3.【答案要点】太阳系是由太阳、九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惹星及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
4.【答案要点】新陈代谢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体经常不断地从外界取得生存必需的养料,并使这些养料变成生物本身的物质,同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这种新物质代替旧物质的过程叫新陈代谢。
5.【答案要点】(1)生物界与生物界、生物界与自然环境之间普遍存在着生存斗争。其原因在于生物为了生存和繁殖都需要争取食物、阳光和生存空问,因此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都存在着激烈的斗争;生物体与生存环境也有适应或者不适应的问题,这也可以看作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斗争,这些斗争的结果导致大量生物个体被淘汰,使生物个体维持相对稳定的数量。
(2)生物界普遍存在着变异。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例如长颈鹿就存在着高矮、大小参差不齐的个体,这就是变异。变异在生物体中具有普遍性。
(3)变异和生存斗争导致自然选择。由于个体存在着差异,在生存斗争中,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将有更多机会保存下来并容易繁衍自己的后代,而那些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不容易繁衍自己的后代。自然界的这种留优汰劣的作用就是自然选择。
(4)被保存下来的个体将其特征遗传给下一代。这些特征经过长期的积累、巩固和发展,从而形成了稳定的有别于原来物种的新的亚种。这种积累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经过很长时间就能看到一个物种演变成另一个物种.
6.【答案要点】细胞是一切生物体机体构造和发育的基本单位。细胞的最外面为细胞膜(植物细胞膜外还有细胞壁),膜内是细胞质,它维持细胞里的适当的生理环境,细胞质里有细胞核,还有线粒体、高尔基体(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器。细胞核是司令部,它控制各种细胞器协同作用以完成各种生理功能。
7.【答案要点】蛋白质是由各种氨基酸组成的。20种结构不同的氨基酸按照其组成和排列次序的不同,构成了成千上万种大小不等、功能不同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细胞的形态和生物功能与构成细胞的蛋白质紧密相关。
8.【答案要点】核酸分两种:一种为DNA,另一种为RNA。
DNA分子由两条很长的以螺旋形式相互结合的“链”所构成。每根单链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核苷酸由碱基、戊糖(即脱氧核糖)和磷酸三部分组成。按其碱基成分的不同,核苷酸分为四种,分别称为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和T(胸腺嘧啶)。在DNA链中,四种核苷酸以不同顺序依次排列,形成了一条很长的链。由于碱基A与T、G与C之间能形成氢键并互相配对,两条DNA链便可粘连在一起,形成双螺旋结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沃森(Watson)和克里克(CriCk)两位教授于1953年创建了这种DNA的双螺旋模型。提出了遗传信息由DNA传递给蛋白质的基本法则即中心法则。
DNA以自身的一条链为模板,在细胞核内先合成RNA(核糖核酸),把遗传信息抄录于RNA链上(即所谓的基因转录过程)。这种携带遗传信息的RNA被称之信使
RNA(mRNA)。RNA也主要由四种核苷酸(称之核糖核苷酸,因为它的戊糖成分是核糖)组成,其碱基A、G、c与DNA的一样。不同的是在RNA链中以u(尿嘧啶)替代了DNA的T(胸腺嘧啶)。
9.【答案要点】基因是英文Gene的音译。生物体内的每种蛋白质,包括结构蛋白、酶、多肽激素和细胞因子等都有它自身特定的遗传信息,它们被贮存于染色体DNA链中。携带某特定蛋白质完整遗传密码的那段DNA片段称为基因。人体总共有大约10万个基因,它们分别定位于23对染色体上。人体染色体DNA(通称为人体基因组)的总长度为30亿碱基对(简写为bp)。人体各组织的每一个细胞的核内都带有相同的基因组,即23对染
色体的全部DNA,也就是说携带了人体基因的全部遗传信息。
10.【答案要点】生物体要维持种族的延续,就必须把它们的遗传信息稳定地传递给下一代,也就是说要把DNA分子稳定地传给后代。父母亲把DNA先复制一份,然后再以某种方式一起传给子女。DNA分子复制时,亲代DNA的两条链分别作为模板,通过碱基配对合成两条新生的DNA链,形成两个双链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中都含有一半亲代的DNA链,这两个各含一新一旧的双链DNA就被分配到两个子代细胞中去,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DNA分子的复制是生物体繁衍的必经过程,而半保留复制的形式则保证了遗传的稳定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本质所在。
11.【答案要点】四种基本力,即引力、弱力、电磁力和强力。
12.【答案要点】智力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集中表现在反映客观事物深刻、正确、完整的程度上,往往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思考、判断等表现出来。它是在掌握人类知识经验和从事实践活动中发展的,但叉不等同于知识和实践。它是先天素质、社会历史遗产和教育的影响以及个人努力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智能是人的内在智力外化的行为的总和。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1)生命的本质。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内容是自复制(可以自我繁殖)和自组织。DNA携带着决定蛋白质结构的遗传信息,是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2)生命的起源。在还没有生命的地球上,由于自然的原因,通过化学作用,由简单的物质逐渐演变成复杂的物质,产生出多种有机物和大分子。也就是说,在自然选择下长期进化的生命系统出现之前,就存在着另外一种进化,即“化学进化”,这种化学进化的作用是造就 一种分子型材料,这些分子型材料形成了氨基酸、糖等通用的“结构单元”,现存的生物就来 自这些“结构单元”。化学进化大致包括四个阶段。①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
质;②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③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④从 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这是生命起源过程中最复杂和最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 它直接涉及原始生命的发生。目前,人们还不能在实验室里验证这一过程。不过,我们可以推测,有些多分子体系经过长期不断的演变,特别是由于蛋白质和核酸这两大主要部分的相互作用,终于形成具有原始新陈代谢作用和能够进行繁殖的原始生命。以后,80年代初,分子生物学家凯奇和奥特曼提出,RNA可能是最早出现的能自我复制的分子。根据化石记录,在45亿年前,即地球形成后的头10亿年内,出现了这种物质。1986年,瓦特提出了
“RNA世界这一术语,认为第一批诞生的生物体由简单自我复制的RNA分子组成,随着它们的进化,它们学会了合成蛋白质和脂类,前者可以帮助它们的复制,后者可以形成细胞壁或膜,最后这种RNA生物体产生DNA,起着一个更可靠的遗传信息库的作用,从而为生物 的进一步进化打下了基础。
综上所述,地球上的生命大约起源于45亿年前。
2.【答案要点】智力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集中表现在反映客观事物深刻、正确、完整的程度上,往往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思考、判断等表现出来。它是在掌握人类知识经验和从事实践活动中发展的,但又不等同于知识和实践。它是 先天素质、社会历史遗产和教育的影响以及个人努力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智能是人的内在智力和由智力外化的行为的总和。明斯基在《智力社会》一书中写道:“我们的智力包含了能使我们解决认为困难的问题的过程,智能是我们仍不了解的那些过程的统称。”智
力包含在“知其然”中,而智能却表现在处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过程中。 
人类大脑是已知的最复杂的组织结构。它是上千亿个神经细胞(神经元)。这个数字相 当于整个银河系星星的数目。神经细胞之问通过突触相互联结。突触的结构和功能的发现,其重要性可以与原子和DNA的发现相提并论。因为原子的发现有助于回答物质是什么,DNA的发现有助于理解生命的本质,而突触的发现对于认识脑功能是至关重要的。假定每个突触有两个状态,那么,人脑中所包含的不同状态总数则为2的1015幂。这个数字大大超过了整个宇宙中的基本粒子(质子和中子)的总数(不超过21000)。作为进化的一种结果来看,人类大脑无疑是生物史上最伟大的成功之一。自然选择在脑的进化中起一种智力
筛选的作用,从而产生出愈来愈能胜任应付自然法则的大脑与智力。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选遴选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选遴选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选遴选模拟试题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