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公网公务员专家点拨北京市公务员复习冲刺

公务员2007-05-15腾讯信息来源

A-A+

中公网公务员专家点拨北京市公务员复习冲刺(2)



主持人:通过邓老师的了解大家可能也都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了,邓老师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下主要通过什么方面来考察这些能力呢?  

邓湘树:第一个就是概括问题,第二个是分析问题,第三个是解决问题,第四个是声明论述。原来比较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话整个采取三段论,第一段是概括问题,第二部分是解决问题,第三部分是论述。比如说第一题概括问题,请你有条理的概述这些材料的主要内容,一般不超过200字。第二题针对资料反映的问题提出你的对策,要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第三题请你结合给定材料的内容写一篇文章,一般在1000字左右。这种三段论从考察要素上讲主要是解决问题,作为一篇议论文来说一般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话,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就会有重复。  

第二题的对策简单的扩大化了,刚才我们有一个考生问我实邓老师第一题是解决表面问题还是深层次问题,其实第一题第二题都是要解决内容方面的问题。第二题是要让你解决内容方面的问题。比如说我们今年有一个省考了一个材料,北京市烟花爆竹禁改限,原来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现在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可以放。但是禁改之后确实给北京市的安全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第二题主要是解决烟花爆竹的安全问题。第三题针对这个问题,要把这个回答上升到精神内容层面。北京市烟花爆竹有禁改限反映了什么主题,它表达了一种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的政府转变,它的主题是想通过这个来表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第三题的时候我们主要解决的是如何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问题,而不是如何解决烟花爆竹禁改限带来的安全问题。很多同学不太了解这个,结果就不太清楚这两者的区别,得分就不会太高了。  

从现在的这种变化来看,为了避免这个有很多种形式。第一种是我们讲在中央国家机关出现的涉农资金,不是让你来提出对策,而是给你一些对策让你判断这些对策是否可行,是否正确,是否错误,让你说明理由,这样考生就不会有这种疑惑了,至少他在第二题的时候不再自己提对策,这样可以避免和第三题的重复。  

另外,大家可以看到第二题让你选择一个很小角度的对策,不再是对给定材料主要问题的把握基础上来提出对策,而是让你对其中一个比较小的问题提出对策。这样就不会有一个大的冲突了。这是我们讲的很重要的趋势。我们讲对给定材料的问题的回答不再是对正篇材料问题的把握了,而是根据某一篇段落。这也是我们讲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  

这种方面就讲到了材料段落式的发展,也反映了我们考试模式的变化,不再是老三段论,可能是概括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论述都要考了。最典型的我们可以看到07年北京市应届毕业生考的是听证会的制度问题,让你概括北京听证会制度的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第二让你根据给定的材料针对目前政府提出的问题拟定问题,第三题让你结合给定资料让你谈谈在网上召开听证会的方式是否可行。最后一道题,针对北京市听证的现状,写一篇1000-1200字的文章,论述清楚。第一题概括,第二题解决,第三题分析,最后是论述。  

第二题让你解决问题,就是让你针对目前听证会存在的问题,最后一道题让你结合给定材料请你来解决问题了。比如其中加强制度建设,增强透明度,对于解决听证会制度可能有很好的效果。你就抓住其中一点,有这么一个话题来论述它就可以了,不需要你对全文的解决,要上升到这种层面。07年应届毕业生的考试最后一道题是这样的,根据材料内容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请以黑车为主的副标题,写一篇1000-1200议论文,让你以黑车整治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比如你可以讲一点强调它的制度建设非常重要。  

针对这种变化,很多同学认为不是要分析问题嘛,那我自己来想,自己发挥。其实我们讲《申论》考试越来越有一个特点,就是强调答案在材料当中,在材料当中找答案。我们可以看到中央国家机关的题目和北京市考试的一些题目,都是要求从给定的材料中找答案,虽然名义上是分析问题,其实相当于概括问题。这个答案其实还在材料当中,这是我们考生需要紧紧把握的一个问题。这是它的一种变化。由老三段论向新的三段论或者是变化,重点由解决问题向分析问题转变,这是我们考生需要牢牢把握住的一点。  


主持人:刚才邓老师讲了如何去把握这些能力。现在离考试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了,邓老师给大家提一些建议在最后一阶段有什么办法把《申论》做好、写好?  

邓湘树:要备考《申论》有这么几点,第一个是要关注热点。因为我们《申论》考试就是用一些热点来考察大家,比如北京市04年考的是奥运会的问题,05年考的是农民工的问题,06年面向境外毕业生考的是政府招生引资的问题,07年反映的是黑车的问题,这些都是一些社会热点的问题。但是我们把握北京市的《申论》考试热点和中央国家机关的热点还不太一样。中央国家机关都是一些观关乎国际民生的重大问题,07年考的是土地征用的问题,05年考的是三农问题,04年考的是汽车工业和道路拥堵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一些重大的问题,但是我们北京市大家可以看到,它照顾的角度稍微小一点,没有这么关乎全局。  

有哪些热点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呢?比如第一个,五一黄金周,虽然说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以拉动内需,同时也给我们工薪族更多的休息时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黄金周的弊端越来越大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这样一个黄金周是否能够让我们的劳动者有很好的休息,在五一黄金周这样一个假日应该让劳动者有很好的休息,但是由于我们整个社会这种供求的矛盾,使得劳动者不能很好的休息。比如我们要出去玩儿,吃住行都不方便,反而没有让我们的劳动者有很好的休息。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再一个可能是高校贷款的问题,三一五是不是存在的问题。  

这些热点问题可能看起来不是那么宏观,但是正好符合我们北京市考生的一种特点,它不需要那么宏观,这是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和中国公务员考试的区别。这是我们参加北京市应届考生来说应该注意的问题,所以说我们要关注热点。去哪儿关注热点呢?大家可以上一些网站,比如上我们的腾讯网,大家现在可能都上QQ,比如有一些对话框弹出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这些热点问题可能正好符合我们北京市公务员《申论》考试的准备。另外大家也可以看一下《北京日报》,《人民日报》上的一些问题大家也可以关注。另外大家也可以看一下政府现在发了哪些文件。这个可能是正好要考察的问题。  

去年我们讲关于传统文化保护北京市很热,江苏省考到了用传统形式来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其实恰恰就是去年中央发的一个文件,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这样你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这个热点了。通过看这些材料,看这些文件,你就知道了政府解决问题往往从哪些方面解决了。  

另外我们可以通过看这些文件把握它的风格,大家最好去看一下领导的讲话稿,这对于把握写《申论》的风格是非常重要的,还包括《北京日报》的一些分析文章。我们北京市很多报纸也有很好的评论文章,京华时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等等。但是很多评论家有时候不一定站在政府的角度考虑问题,这种角度就要注意了。如果他是站在独立评论的角度可能对我们考公务员来说就不一定值得参考了。  

我们还要掌握一个应对《申论》考试的基本方法。现在我们同学面对《申论》考试的时候有一个问题,感觉就像一头牛看到了一个南瓜,很想吃,但是不知道怎么下手。很多考生在考《申论》的时候有一个特点,拼凑。200字很快就抄好了。根本就不知道政府要从哪些角度解决问题。它就一条条的想怎么样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凑够了400字了。我们讲这种拼凑出来的卷子肯定不可能得出理想得分数。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综合辅导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