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8年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

公务员2009-05-13gzhgz.com信息来源

A-A+

2008年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3)

  阅读短文,完成32~36题。

  喜马拉雅山是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脉。其顶峰珠穆朗玛峰高达8848米,堪称世界之最。

  近半个世纪以来,地质学家对喜马拉雅山进行了研究,特别是近20年来世界各国学者纷纷对青藏高原进行实地勘测,弄清了喜马拉雅山脉的来龙去脉。科学家们从喜马拉雅山的原层海相沉积层中找到了鱼龙、三叶虫、珊瑚、海藻等古海洋生物的化石标本,从而证明:早在4000~5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脉所处地区是一片湛蓝的大海。

  众所周知,地球最上层约不到100公里的厚度是一层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叫做岩石层,岩石层可以发生脆性断裂,形成为数不多的板块,板块之间可以作相对运动。根据板块大地构造假说,科学家们将全球岩石分为6个大板块,即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澳板块和南极板块。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就是由于欧亚板块和印澳板块的互相碰撞,使得沉积在海中的巨厚沉积岩褶曲隆起所致。这样古海便渐渐消失,代之以高耸入云的山脉。

  科学家们经过测量,发现印澳板块至今仍在向北漂移,致使喜马拉雅山脉继续不断升高。近万年来,喜马拉雅山脉升高了500米,即以每年5厘米的速度在上升。一些地质学家认为,地球上的山脉是不会超过万米的。他们曾用生活中的一个例子作解释。()①我们用雪白细嫩的豆腐来“叠罗汉”,()①不需叠上几层,最底层的豆腐必将由于承受不了其上的压力而最终“垮台”。这个例子同样适用于山脉的升高。因为山脉的升高也像是“叠罗汉”,只不过是用泥土、岩石在不断堆积而已。在山体不断抬升之际,山底所承受的压力也是相应增大,一旦达到极限,偌大的山体就会像豆腐那样散架崩塌。经过推算,科学家们认为这个极限负荷是当山脉上升到10000米时的负荷。这一假说同样证明了地球上至今没有万米高山的原因。然而,喜马拉雅山脉还在不断上升,()②上升速度仍保持每年5厘米不变,()②不用25000年,高度将超过万米。到那时,喜马拉雅山脉是散架崩塌,还是继续高耸地球上,可以说至今还是一个谜。

  32.对第二段两句话之间的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果 B.条件 C.转折 D.解释说明

  33.对第三段的大意有几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了地球表层的情况 B.说明了地球的构造

  C.说明了喜马拉雅山是如何形成的 D.说明了板块大地构造假说是如何形成的

  34.关于科学家推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但喜马拉雅山能否超过万米还是个谜

  B.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但喜马拉雅山有可能超过万米

  C.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喜马拉雅山也不例外

  D.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喜马拉雅山最高只能达到万米

  3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地球上层约100公里的厚度是一层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

  B.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沉积在海中的巨厚沉积岩互相碰撞褶曲隆起所致

  C.一些地质学家认为,地球上的山脉高度可达万米

  D.喜马拉雅山如果每年上升5厘米,再有25000年,高度将超过万米

  36.文中①~②处少了两对关联词,应填人的关联词是( )。

  A.只要……就/如果……那么 B.如果……那么/如果……就

  C.只有……才/因为……所以 D.如果……那么/如果……那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37~40题。

  当前,海洋的污染正在日趋加剧,其中海洋的石油污染尤为严重。这是由于石油在工业化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全球石油分布的严重不均衡性,使石油的运输显得格外重要。由于大型油轮的营运成本较低,而经济效益却很高,因此,在现代技术所能达到的范围内,建造的油轮吨位越来越大,往往在20万吨以上。目前,世界所需石油的2/3经海路运输,经常运行在航道上的油轮大约有7000艘之多。大型油轮失事以后,其中的原油部分或全部流人海洋中,从而造成严重的海洋石油污染。此外,近海采油平台及输油管的石油泄漏事故,也是造成海洋石油污染的重要原因。这些海洋石油污染给海洋生态带来严重危害。石油溢出后,使污染区内的甲壳类和鱼类迅速死亡,海鸟也难以幸免。因为原油能损害羽毛的功能,使海鸟体温降低,其游泳和飞翔能力降低,最后冻饿而死。据统计,每年死于石油污染的海鸟多达数十万只,而甲壳类和鱼类根本无法统计。不透明的油膜降低了光的通透性,使受污染海域藻类的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其结果一方面使海洋产氧量减少;另一方面,藻类生长不良也影响和制约了海洋动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发生影响。

  海面浮油内的一些有毒物质会进入海洋生物的食物链,据分析,污染海域的鱼虾及甲壳类致癌物浓度明显增高。

  海面浮油还可萃取分散于海水中的氯烃,如DDT、毒杀芬等农药和聚氯联苯等,并把这些毒物浓集到海水表层,对浮游生物、甲壳类动物和晚上浮上海面活动的鱼苗产生有害影响,甚至直接触杀。石油一旦泄漏而流人海洋后应及时采取的措施,目前主要仍是采用围栏将海洋表面的泄油围住,以避免再进一步大面积的扩展,然后要尽快地用清污船将石油收集起来。

  进入海洋的石油,一部分可直接挥发而进入空气;一部分受紫外线作用可发生光极慢地化学分解,而绝大部分石油污染都要依靠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来净化。能降解石油的微生物种类很多,目前已经知道细菌、放线菌、真菌中有70个属,约200多个种能氧化降解石油。在近海、海湾等处,因海水中含有丰富的N、P等营养物质,石油降解菌的数量较多,石油流入此海域后,较容易被氧化分解掉。然而,由于外洋海水中N、P等营养物质的缺乏,石油降解菌的增殖受到制约,那里的石油降解菌很少,一旦污染,很不容易很快消除。

  37.下列对造成海洋石油污染的原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石油在工业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B.全球石油分布严重不均衡

  C.大型油轮营运成本较低,经济效益高 D.近海采油平台及输油管的石油泄漏事故

  38.下列对“这些海洋石油污染给海洋生态带来严重危害”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石油溢出后,使污染区内的甲壳类、鱼类及海鸟遭遇灭顶之灾

  B.不透明的油膜使受污染海域藻类的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

  C.海面浮油导致污染海域的鱼虾及甲壳类致癌物浓度明显增高

  D.海面浮油中的氯烃,对许多海洋生物产生有害影响,甚至直接触杀

  39.下列对海洋石油污染净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海洋表面的泄油围住,用清污船将石油收集起来是目前主要的净化方法

  B.进人海洋的石油,一小部分可以通过挥发和化学分解得到净化

  C.在近海、海湾等处,因石油降解菌的数量较多,石油污染很容易被氧化分解掉

  D.由于外洋海水中石油降解菌很少,一旦污染,很不容易很快消除

  4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防止石油的运输过程中大型油轮失事的石油泄漏、近海采油平台及输油管的石油泄漏,

  是目前防治海洋石油污染的重要方法

  B.海面浮油内的一些有毒物质会进入海洋生物的食物链,其结果一方面对海洋生物有毒害作用,另一方面可通过食物链最终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C.在近海、海湾等处,因海水中含有丰富的N、P等营养物质,石油降解菌的数量较多,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净化方法

  D.当前海洋的石油污染严重,而无论是人工治理还是依靠自然净化都很困难,如何从各个方面努力防治、消除它,至今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41~44题。

  科学家曾这样想象:如果由带正电的电子与带负电的原子核组成原子,那么就是反原子,反原子则可构成反物质。倘若反物质与物质相遇就会爆炸成光辐射。这一“反物质假说”,在21世纪将逐步变成现实。2002年9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世界各地9个研究所的39位科学家通力合作,在受控条件下成功制造了约5万个反氢原子。科学家也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正电子,这使他们更相信所有粒子都有其反粒子,从而更有信心揭开反物质之谜。

  世界公认的宇宙诞生理论大爆炸学说认为,宇宙是从140亿年前一个“极小的点”爆炸而来的,在那个点之外,“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能量、没有物质”,大爆炸产生了大量的正能量和负能量,而总能量仍然为零。能量与物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那么,大量的能量亦应转化为正物质和反物质。这是反物质理论研究的基础。但要想在反物质乃至宇宙诞生理论研究上取得突破,还需要在研究实践中寻求更新的科学思想作指导。

  140亿年前宇宙诞生时产生了大体相等的物质与反物质。这些反物质在哪里?宇宙存在着由反物质组成的星系,是一种解释;宇宙诞生产生的物质多于反物质,二者相互湮灭后,剩余的物质构成了现在之宇宙,是另一种解释。科学家没有放弃在自然界中寻找反物质的努力,并且成功地在实验室中制造出反物质,以便更直接地研究反物质现象。科学家认为,先进的探测手段在反物质理论研究中不可或缺。

  根据伽玛射线探测卫星提供的有关资料,有的科学家认为在银河系上方3500光年处可能存在不断喷射反物质的源头。航天飞机携带的阿尔法磁谱仪升空探测虽未发现反物质,但它最近几年在太空采集的大量数据,对反物质理论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会有巨大帮助。在自然界寻找反物质的难度甚大,而利用加速器将负离子流射向氙原子核已能制造反氢原子,因此科学家更注重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反物质研究。

  目前在实验室制造反基本粒子并不困难,但将正电子与负原子核结合并能证实它们已成为反原子的工作极为复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耗资1150万美元研制的加速器利用磁场将高能反质子减速为光速1/10的反质子,制造出约5万个低能量状态的反氢原子。跨过这个里程碑再前进,还需要科学家研制功能更强大的“工具”。

  “反物质假说”认为:反物质与物质相遇会释放所有的能量。科学家预测该释放率远远高于氢弹爆炸。航天专家已经对反物质燃料的价值表示神往。科学发现的应用价值是人所关心的。当年一位贵妇人问电的发现者法拉第:“电有什么用呢?”法拉第反问了一句:“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呢?”关于反物质的应用价值,目前只能作些模糊预测。

  41.下列对“反物质假说”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宇宙中存在的反物质是由带正电的电子与带负电的原子核结合形成的

  B.“反物质假说”不是科学幻想,正电子的发现证实了宇宙中存在反物质

  C.如果有反原子构成的反物质存在,它一旦与物质相遇,会释放所有的能量

  D.科学家根据宇宙诞生理论想象,宇宙存在由带负电的反原子构成的反物质

  42.下列有关“反物质理论研究”的描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大量正、负两种能量,其总量为零;这两种能量应转化为物质和反物质

  B.为科学界公认的宇宙大爆炸学说体现了最新的科学理念,推进了“反物质理论研究”的进展和突破

  C.今之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而在“大爆炸”时产生的反物质已与同时产生的物质中的一部分相互湮灭

  D.借助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太空探测采集大量相关数据,是深入进行“反物质理论研究”的重要条件

  43.依据文中的信息进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低能量状态的反原子是在受控条件下制造的,制造高能量状态的反原子必须解除受控条件

  B.140亿年前爆炸的那个“极小的点”,可能有能量和物质存在,并且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

  C.人类能够得用高科技手段在实验室制造反原子,并不意味宇宙中一定有自然状态的反物质

  D.如何将反物质与物质相遇弓I发的爆炸辐射纳入可控制系统,是研制反物质燃料必须解决的难捌

  44.准确揭示作者引述贵妇人与法拉第对话的用意的一项是( )。

  A.形象地反映了法拉第的价值观:科学发现的价值远远高于应用价值

  B.主张人们关注科学发现的应用,但科学家不能助长世俗者急功近利

  C.说明科学发现之于应用是一个过程,其应用价值是难以确切预测的

  D.表明法拉第无意戏谑贵妇人,而是以科学态度审视自己的重大发现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