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模块精讲:历年申论真题详解

公务员2010-10-28gzhgz.com信息来源

A-A+

2011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模块精讲:历年申论真题详解(3)

  解题思路与参考答案

  一、总体分析

  2010年国考的综合管理类试题,总体难度与2009年国考申论持平,材料字数有所减少,阅读难度较低,但题目设计的难度有所提升,特别强调了新大纲所要求考查的能力。

  从材料来说,材料围绕海洋的开发和保护关系展开,逻辑关系比较清晰,字数6000字左右,比较适量,难度适中。2010年的申论材料也体现出了一些不同于往年特别是前几年的特点:

  一是材料的迷惑性信息增多,特别是对策类信息。本次考试材料中包含的“对策”极其丰富。这也恰好是命题人反命题的表现。很多考生习惯于在阅读材料的时候努力搜寻那些能够转化成大作文的对策语句,往往看到对策就异常兴奋。往年,这部分对策性的内容不是很多,但2010年的申论材料反其道而行之,在材料中大量地展现对策。例如治理渤海污染的对策、日本濑户内海治理污染的经验对策、荷兰“退耕还海”和中国“退耕还湖”的经验、《海岛保护法》的内容及其整体保护的新思维等。大量对策的出现实际上考查了考生对材料的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如果考生在写大作文时,不能仔细审题,看不出题目的要求,即不能围绕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矛盾,从这些对策中找到具有普遍性和通用性的对策,然后按照清晰的思维逻辑把这些对策进行梳理和归纳,仅仅是大段大段地照抄照搬原材料,那么就落入了命题专家设下的陷阱,从而摆脱不了低分的悲剧。

  二是2010年综合管理类考试申论材料中的“设喻性”材料很多,在材料中有很多看起来很直白的意象和内容,但其实质上有很深刻的内涵,需要考生认真思考其背后的意思。这很好地考查了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例如,第一题,要求考生理解“死海”的意思,要求考生谈谈对“海洋的污染将毁灭鱼儿的家园,但让人类不寒而栗的毁灭绝非仅此而已”这句话的理解。再例如第四部分材料中,谈到了候鸟、西斯海尔德水道、家园等问题,考生在阅读这部分材料时,一定要注意材料中不同意象背后的实质,例如候鸟代表生态、水道代表经济、家园代表生活,荷兰在“退耕还海”时充分考虑候鸟、水道和家园之间的相互关系,努力实现三者的和谐相处,这是其难能可贵之处。透过现象看本质是新大纲的明确要求,这个新特点考查了考生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发展战略的理论水平。如果考生不能对科学发展观,特别是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那么就不可能深刻把握现象背后的实质,就很难对主题有准确和深刻的把握。

  从题目设计上来说,2010年的题目设计是历年来陷阱最多的一年。这也是2010年国考申论成绩比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记得刚考完试,很多同学都比较乐观,纷纷反映,试题非常简单,答题很流畅,自我感觉非常好。然而,低分的事实证明,2010年的题目并没有这么容易。例如综合管理类第三题:假设你是沿海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报告》的内容要点。要求:1.内容全面,有针对性;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这道题实际上是要求考生回答“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而不是阐述如何建设和发展半岛蓝色经济区,关键是对原因的分析,而不是对对策的阐发。很多考生都套用“万能八条”,大谈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对策,这就大错特错了。再例如,最后一个作文题,要求考生围绕“海洋的保护与开发”,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很明显这是要求考生要着力分析海洋的保护与开发这对矛盾,要求考生写一篇评论文,然而,很多考生根本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本不注意审题,没有意识到要使用辩证思维重点论证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矛盾,而是一味机械僵化地搬用现成的模板,特别是“万能八条”,抛开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大谈如何保护,或如何开发,结果离题万里,得分可怜。

  二、材料之间的逻辑构成和基本内容

  2010年综合管理类考题的材料是单线索材料,给定材料反映的特定事实可以概括为海洋生态文明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处理好海洋的保护和开发的关系问题。这一特定事实通过六部分表现出来,这六部分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

  材料1:这部分材料从正反两方面介绍了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产生问题的原因和对策。

  材料2:这部分材料主要介绍了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定位、功能及其意义。

  材料3:这部分材料主要介绍了日本濑户内海污染原因和治理的经验对策。

  材料4:这部分材料主要介绍了荷兰“退耕还海”和中国“退耕还湖”的两个案例。

  材料5:这部分材料主要强调了盲目开发海洋资源的严重后果。

  材料6:这部分材料主要介绍了《海岛保护法》的内容及其整体保护的新思维。

  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为:

  海洋资源开发的现状:1、3、5。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的原因:1、3。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1、2、3、4、6。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申论写作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