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辅导教材

公务员2011-04-12gzhgz.com信息来源

A-A+

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第8章辅导教材: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八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三节 片段阅读

  一、近三年江西省片段阅读考查特点分析

  片段阅读向来是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的重头戏。相对于选词填空、病句辨析等题型,片段阅读更多考查的是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

  分析近三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真题,可发现片段阅读主要有以下特点:

  1.从文段的取材来看,与当今社会热点和人们的文化生活联系得越来越紧密。这就提醒广大考生平时要多关注生活,关心国家大事。具体而言,可多阅览报纸、期刊,浏览网页,以增长见闻、培养语感、开拓解题思路。

  2.从考查的题型来看,主要考查考生对文段的整体把握。

  近三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各题型数量统计表

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辅导教材

  从上表可知,近三年的片段阅读主要考查考生概括主要内容、提取中心观点、把握主旨的能力。考生可根据各题型的比例,有侧重地安排学习时间。

  3.从选项设置来看,错误选项的设置无外乎两种情况。

  (1)选项与文意不符:

  ①选项与文中的某些细节不相符。

  ②选项推论失当:选项由文中某个错误论点推导得出;选项在推导过程中由于逻辑错误而推论失当。

  ③选项属无中生有,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应内容。

  (2)选项与题意不符:

  ①题目要求找出主要观点、主要内容或重点强调的内容,而选项为次要观点或失之片面。

  ②题目要求的答案比较具体,而选项内容太笼统,范围过大。

  二、片段阅读第一方法--关键信息特征识别法

  (一)数字信息

  在文段中若出现大量数字,且这些数字之间存在一定的对比关系,此时考生应对之加以重视,因为这些信息可能会对概括文段、理解文意起着重要作用。

  例题1:

  调查显示,新闻记者的职业和网络关系密切,但只占上网人数的1.8%;与大量青少年学生网民(占总数的19.3%)相比,教师和党政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上网太少(分别占网民总数的5%和3.4%);与每月收入500元以下和500元~1000元的人群(分别占总数的21%和29%)相比,收入较高的人们的上网比例并没有很大提高;从事商贸活动的人员上网人数只占总数的5.8%。

  与这段文字文意相符的是( )。

  A.职业与上网没有直接的关系

  B.网络成为现代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C.电子商务没有在中国获得真正的发展

  D.收入越高上网人数的比例越高

  【解析】文段主要分析了不同职业人群上网人数占上网总人数的比例。通过数字的对比可看出,从事何种职业与上网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即A为正确答案。

  (二)时间信息

  所谓时间信息,包括某年某月、某世纪某年代、多少小时(分钟)等等,这些表时间信息的词若出现在文段中,可以作为我们理解、概括文段内容、思想的一个参考,因为这可能是文段关键信息的标志之一。而有的时间信息只是文段所述内容中的一个时间点,并没有太大的指示作用,这需要考生进行辨别,抓住核心信息。

  例题2:

  如果把地球的历史浓缩为一个小时,至最后15分钟时,生命方粉墨登场。在还剩下6分钟的时候,陆地上开始闪现动物的身影,而当第58分钟到来,一切大局已定。

  这段话意在表明( )。

  A.地球的历史很长B.地球生命的历史很长

  C.地球生命出现的时间是相当晚的D.地球的历史如一个小时一样短暂

  【解析】材料把地球历史浓缩为一个小时,并表述了各个时段生命的演进过程,由“至最后15分钟时,生命方粉墨登场”可知“地球生命出现的时间是相当晚的”。C项为正确答案。文段中的时间信息“最后15分钟”对我们理解文段内容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三)修辞手法

  修辞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达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公务员考试的文段中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排比、拟人、对比等,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对文段主旨的表达起重要作用,是考生需要注意的一个解题关键点。

  例题3:

  几次拿起《十字路口的顽童》这本书,几次又放下,因为不时会有画面打断我的思路,那是在我18年的教书生涯中遇到的一个个顽童的画面。有意思的是,其他学生凝固在我记忆中的是“图片”--形象;而他们却是“视频”--故事,他们所占据的老师“内存”实在是比其他孩子要大得多。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A.漫长的教学生涯给“我”留下很多回忆B.顽童让“我”想起曾经发生的许多故事

  C.顽皮学生留给“我”的印象更为生动深刻D.这本书触动“我”对教学生涯的许多联想

  【解析】理解文意的关键,是文中的三个比喻,这三个比喻是有对应关系的,只有结合起来看,方能准确理解文段的意思。如下:

  本体 喻体

  ① 其他学生给“我”的印象 图片

  ② 顽皮学生给“我”的印象 视频

  ③ “我”的印象 内存

  (四)高频词语

  文段中多次出现的词语称为高频词语。高频词语一般暗示了文段论述的重点,考生做题时需格外注意。

  例题4:

  地球上的岩石可以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由硅酸盐溶浆凝结而成的火成岩构成了地壳的主体,按体积和重量计算都最多。但地面最常见到的则是沉积岩,它是早先形成的岩石破坏后,又经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在地球表面的低凹部位沉积,经过压实、胶结再次硬化,形成具有层状结构特征的岩石。在地壳中,在大大高于地表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岩石的结构、构造或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形成不同于火成岩和沉积岩的变质岩。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地球上各类岩石的( )。

  A.形成条件B.结构特征

  C.地质分布D.化学成分

  【解析】材料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动词“形成”。观察四个选项,我们可初步确定答案为A。再概括内容可知,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这三种岩石是怎样形成的,A项正确。

  (五)处于特殊位置的句子

  能够高度概括一段话的中心意思或对理解一段话有重大作用的句子,就是文段的中心句。找出中心句就等于抓住了这段话的中心意思。该句子可以出现在文段的任何位置,但以段首和段尾为多。

  1.中心句在文段开头

  例题5:

  我们需要倡导一种“闲书”的阅读,这样的阅读首先是一种习惯,在生活中应当熟悉一种“非功利性”的、与工作或生活并不直接相关的书籍的阅读。这种阅读对于人们性情的陶冶、情操的培养和格调的生成,都有相当大的意义。一个人对于文字的敏感和熟悉,使他(她)能够在阅读中获得乐趣而不觉得乏味,而这正是修养与气质的关键部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我们应倡导“闲书”阅读这样的一种阅读习惯

  B.阅读应当是非功利性的,应该多读与工作或生活不相关的书籍

  C.阅读对于人们性情的陶冶、情操的培养和格调的生成都有重要意义

  D.阅读“闲书”能够培养人的修养和气质

  【解析】文段采用总分结构,段首点题,说明我们需要倡导一种“闲书”的阅读,接下来分别阐述了阅读“闲书”的一些益处。由此可快速得出正确答案为A。

  2.中心句在结尾

  例题6:

  人们是否接受,或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市场竞争体制,与其说是个文化差异问题,毋宁说是个历史案例问题,即竞争是否公正的问题。文化传统差异极大的拉美、俄国、伊朗都有强大的公众反竞争运动,而文化类型相同的美英则此无彼有。可见回避竞争是否公正而专在“文化传统”、“深层心理”上作文章,是多么缺乏说服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市场竞争体制可以被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接受

  B.公正问题是市场竞争体制的核心问题

  C.市场竞争体制的文化决定论缺乏解释力

  D.市场竞争体制根植于文化传统

  【解析】文段首先提出人们对市场竞争体制的接受度不同并不是文化差异问题,接着通过举例,从文化传统差异极大和文化类型相同这两种不同的角度进一步驳斥文化决定论。最后一句点题,市场竞争体制的文化决定论缺乏说服力。故本题答案选C。

  (六)标点

  文中的标点有时也可以成为寻找关键信息的标志之一,此处的标点可能是引号、冒号、问号或者其他。考生在遇到较为特殊的标点符号时应加以重视。

  例题7:

  为什么领导不愿意承担管理过程中的“教练”角色?为什么很多领导者不愿意花时间去教别人?一方面因为辅导员工要花去大量的时间,而领导者的时间本来就是最宝贵的资源。另一个原因则在于对下属的辅导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是一件很难说清楚的事情,因为有很多知识和方法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而从更深的层次来说,“教练”角色要求领导者兼具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的素质,这也是一般人难以具备的。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

  A.效率低下,领导之过B.团结意识亟待增强

  C.员工培训,岂容忽视D.做领导易,做“教练”难

  【解析】文段从领导为什么不愿意当“教练”说起,通过一系列原因解释,来说明当“教练”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另外,文段并没有提到效率低下、团结意识和员工培训等问题。因此,只有D能很好地表达文段的意思,适合做该段文字的标题。如果注意到文段中的两个问号,我们很容易可以看出整个文段是一个设问的形式,后面是对前面的回答,这样便可以很快选出答案为D。

  例题8:

  文学家在克隆一个时代横断面风景线的同时,克隆了自己人生的风景线。品察他们的克隆有双重意义:一是品察在时代变幻中凸现的人文景观,二是品察他们在时代场景中自身的人格取向。

  这段文字所表明的中心是( )。

  A.文学家肩负着反映时代和展示人生的双重任务

  B.表现时代和展示人生,是文学创作的双重目的

  C.欣赏文学作品可以使读者了解文学家们的社会人格

  D.欣赏文学作品有认识时代和文学家人格的双重意义

  【解析】在本文段中,冒号后面的内容是对“双重意义”的具体阐释,而该文段很明显重点在讲品察文学作品的双重意义,即D为正确答案。

  (七)重要概念

  若文段中出现一个重要概念,它或许是文段的主题,或许引出了文段的重要信息,正确答案应与此相关。考生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分清主次,提炼重点。

  例题9:

  从本质上说,人类文明的进程就是不断脱离动物界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人类体质的进化和心性的进化两个方面。从猿到人的体质进化,人类用了上百万年的时间才完成,而人类心性的进化则还要缓慢。当人类跨越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之后,动物性依然顽强地在人类身上闪现着。如何管理好人类的情感,使带有动物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是儒家最为关注的重要课题。如果把儒家的答卷归结为一个字,那就是“礼”。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描述人类文明发展进化的大致过程B.对比人类体质与心性两方面的进化

  C.阐述儒家强调礼仪作用的社会原因D.说明儒家思想的产生根源与现实意义

  【解析】该文段在末尾引出了一个重要概念--“礼”,主旨应与此相关,包含这层含义的只有C项。

【内容导航】
第1页: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辅导教材
第2页: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第2章辅导教材:数量关系--数学运算
第3页: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第3章辅导教材:判断推理--图形推理
第4页: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第4章辅导教材: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第5页: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第5章辅导教材:判断推理--定义判断
第6页: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第6章辅导教材:判断推理--类比推理
第7页: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第7章辅导教材:常识判断
第8页: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第8章辅导教材: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9页: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辅导教材(9)
第10页: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辅导教材(10)
第11页: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辅导教材(11)
第12页: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辅导教材(12)
第13页: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辅导教材(13)
第14页: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辅导教材(14)
第15页: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第9章辅导教材:资料分析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行测综合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