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级社工考试《法规与政策》复习:劳动就业(4)

社工2012-07-24gzhgz.com信息来源

A-A+

中级社工考试《法规与政策》复习:劳动就业(4)

  第五节 劳动争议处理

  【本节知识重点】

  一、劳动争议范围

  劳动争议的范围包括:

  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4?其他劳动争议。

  第五节知识重点

  二、劳动争议的处理机构

  我国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

  1?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本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主任由工会代表担任。调解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具体人数由职工代表大会提出并与厂长(经理)协商确定,企业代表的人数不得超过调解委员会成员总数的1/3。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国家授权,依法独立地对劳动争议进行仲裁的专门机构。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其组成人员必须是单数,主任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担任,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3?人民法院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节重点

  三、劳动争议处理程序

  劳动争议处理实行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的处理程序。协商和调解是非必经程序,仲裁程序是必经程序,诉讼则是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时处理劳动争议的最终司法程序。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1?劳动争议调解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申请调解的,应当自争议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企业调解委员会受理的调解案件,必须是本企业范围内的劳动争议案件。

  调解委员会在接到调解申请后,应征询对方当事人的意见,对方当事人不愿调解的,应做好记录,在3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对方当事人愿意调解的,应在4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

  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应当自当事人申请调解之日起30日内结束;到期未结束的,视为调解不成,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前的法定必经程序。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提出。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超过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诉书,并按照被诉人数提交副本。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7日内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7日内将申诉书的副本送达被诉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4日前,将开庭时间、地点的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接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诉人按照撤诉处理,对被诉人可以缺席裁决。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3?劳动争议诉讼

  劳动争议诉讼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最终程序。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劳动争议的调解、仲裁和案件审理

  (一)调解

  原则:1)自愿;2)民主说服

  程序、期限与效力:可书面、也可以口头申请;调解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15日内未达成或一方不履行可依法申请仲裁;不支付的可向人民法院要求发出支付令。

  (二)仲裁

  原则:1)着重调解;2)及时迅速;3)区分举证责任

  劳动争议仲裁庭——一般仲裁庭(三名,设首席仲裁员)和简易仲裁庭(一名);仲裁员的条件、职责、回避

  案件审理:管辖,当事人,申请和受理(时效一年),开庭和裁决(开庭、鉴定、质证和辩论、先予执行、裁决),效力(劳动者15日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单位30日内可申请撤销裁决)

  第五节思考题

  1?试述劳动争议的范围、处理机构和程序?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社工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社工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社工复习资料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