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2019-06-01gzhgz.com信息来源

A-A+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3)

  41、如今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新鲜的事物,脑子里千奇百怪的东西很多。有时候,他们会在课堂上或课下向你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你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有的孩子便会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才出来?”对这样的问题还能勉强回答,但有些孩子向你提的问题,真的难以回答。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地问你:“老师,什么叫酷毙了?”“老师,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于是一些教师就会认为,或许我真的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当老师了。面对这些老师的困惑,你认为他们是缺乏()

  A. 高尚的师德

  B. 现代人的素质

  C. 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D. 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能力

  正确答案是 C,解析:题干中老师对学生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的疑惑,并因此产生对自己职业的质疑,是该教师自身缺乏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体现。新型教师们应该与时俱进、掌握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各方面的才能,方能更好践行终身学习,更好的教书育人。故选择C。

  42、小学生为了得到老师、家长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认真学习,这说明学生具有()的学习动机。

  A. 认知内驱力

  B.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 附属内驱力

  D. 社会内驱力

  正确答案是 C,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在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其中,附属内驱力是为获得长者(家长、教师等)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做好的需要。故选择C。

  43、学生家长薛女士说,转学不到一学期的8岁儿子小明和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明没少挨老师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明在课堂上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明身边,如果小明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明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新老师十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以()的特点

  A. 无意注意为主

  B. 有意注意为主

  C. 无意思维为主

  D. 逻辑思维为主

  正确答案是 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8岁的小明处于大致处于小学低年级学段,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且以无意注意为主。故选择A。

  44、著名的“白板说”是由英国著名学者()提出的

  A. 卢梭

  B. 斯宾塞

  C. 洛克

  D. 培根

  正确答案是 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代表人物观点,英国哲学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他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故选择C。

  45、人的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分别位于()

  A. 顶叶、颞叶、枕叶

  B. 顶叶、枕叶、颞叶

  C. 颞叶、枕叶、顶叶

  D. 颞叶、顶叶、枕叶

  正确答案是 B,解析:在大脑两半皮层上各有3条主要沟裂,将大脑分为四叶,包括额叶、顶叶、枕叶、颞叶。运动区位于中央沟之前的额叶,是支配身体运动的神经中枢;躯体感觉区位于顶叶的上部,是支配身体各种感觉的神经中枢。视觉区位于枕叶,是支配视觉的神经中枢;听觉区位于颞叶,是支配听觉的神经中枢。选择B。

  46、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让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一个班通常至少也有四五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难度很大。根据上课教师的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那些主动性强的学生是受益的,但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于是,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在旁观看,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两极分化。对于新课程改革遇到的这个问题,你认为一下哪种作法是合适的?()

  A. 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注重个体差异,加强个别指导

  B. 课堂教学不再进行研究性学

  C. 按照性格不同,在每组中既有性格外向的学生也有性格内向的学生

  D. 在研究性学习的课堂只关注主动性强的学生,其他学生另找培养的方法

  正确答案是 A,解析:新课改提倡教育要针对全体学生,不应该有所偏向。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是一种主动性很强的学习方式,题干中,大多数学生因为性格、能力等原因不能很好的参与学习过程,对此老师要真题个体差异,加强个别指导,因材施教。选择A项。

  47、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问老师:“老师,火星上有人吗?火星上有动物吗”这位老师很不满意的说:“你懂什么,听老师的就行了,你呀,经常在课堂上打岔,这是不礼貌的!今后不能这样。”学生听了心理鼓着气坐下了,这位老师违背了()的教学原则。

  A. 启发性

  B. 系统性

  C. 巩固性

  D. 因材施教

  正确答案是 A,解析:该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遭到了老师严厉的批评,这样既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打击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造成学生“鼓着气”坐下,老师的这种做法压抑了学生个性、抑制了学生的好奇心,违背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故选择A。

  48、在概念形成的策略中,记忆负担最轻的是()

  A. 保守性聚焦

  B. 冒险性聚焦

  C. 同时性扫描

  D. 继时性扫描

  正确答案是 A,解析:概念形成的策略中,聚焦策略或整体性策略:这种策略将首次获得的肯定例证中的部分属性作为初始假设,然后经过验证剔除无关的属性,逐步聚焦到关键属性;若每次验证仅选一种属性,则称为保守性聚焦;若将所有可能的假设都同时保存在记忆中,并逐一排除错误假设,为同时性扫描;若每次试验中只采取一种假设,并逐一验证,则称为继时性扫描。可见,采用保守型聚焦,记忆的负担最轻,故选择A。

  49、对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具有预见性,并以()为中心。

  A. 教材

  B. 学生

  C. 考试

  D. 目标

  正确答案是 B,解析:本题考查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比较,在课前计划中,专家型教师的课前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只突出课的主要步骤和教学内容,不涉及细节,修改与演练大都在正式计划时间之外。而新手型教师在制定课前计划时往往依赖于课程目标,不会随着课堂情景的变化来修改课前计划。因此,选B。考生在复习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区别时,要从课前计划差异、课堂教学过程差异、课后评价差异三方面进行比较。

  50、王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不能不尊重同学等等。而王老师却在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猪脑子”不绝于耳;粉笔头随意扔在地面……虽然王老师没少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讲粗话、纸屑杂物随处可见。王老师对此百思不得其解。看到以上案例,你认为,王老师的工作不符合教师劳动的()特点。

  A. 复杂性

  B. 创造性

  C. 长期性

  D. 示范性

  正确答案是 D,解析: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任何一个教师,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在对学生进行示范。材料中的王老师不能以身作则,即使对学生批评、惩罚,也收效甚微,正是说明教师示范的重要性。

  51、目前,我国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属于()

  A. 活动课

  B. 综合课程

  C. 学科课程

  D. 融合课程

  正确答案是 C,解析:活动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学科课程是指从各门科学领域选择部分内容,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武士七技”都是学科课程,目前,我国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课程也都属于学科课程;融合课程是综合课程的一类;故选择C。

  52、想象力是人脑对已有的()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A. 经验

  B. 知识

  C. 客体

  D. 表象

  正确答案是 D,解析:本题考查想象的含义,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故选择D。

  53、在儿童熟悉了“飞机”、“火车”、“自行车”的概念后,再学习“交通工具”的概念,这种学习称为()

  A. 上位学

  B. 下位学

  C. 组合学

  D. 接受学

  正确答案是 A,解析:奥苏泊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其中,原有观念和新观念之间有三种关系,即下位学习(或称类属学习)、上位学习(或称总括学习)和并列学习(或称组合学习)。题干中,再学习“交通工具”是一种上位概念,选择A项。

  54、课堂上有位同学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之一起哄笑这位同学,该生从此在课堂上不再发现问题,也不敢主动回答问题了。请你从案例出发,分析该教师的行为违反了()的规律

  A.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 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

  C.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结合

  D. 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相结合

  正确答案是 B,解析: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相结合规律启示我们:

  第一,承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二,承认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第三,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材料中,该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指正”正是学生主动性的体现,教师对此行为应该正确引导,而不应该压抑甚至打击,这样也极其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是师生关系。故选择B。

  55、下列现象中尚未发生学习的是()

  A. 杯弓蛇影

  B. 蜜蜂采蜜

  C. 望梅止渴

  D. 老马识途

  正确答案是 B,解析:广义的学习包含动物的学习和人类的学习,指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蜜蜂采蜜是动物的本能行为,生而具有的,不属于学习,其他三项都是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习得的,故选择B。

  56、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指出学龄期的教学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其理论“最近发展区”的含义是()

  A. 明天要达到的水平

  B. 经过努力可达到的水平

  C. 很快要达到的水平

  D. 永远达不到的水平

  正确答案是 B,解析:“最近发展区”是维果茨基提出的概念,维果斯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它是指个体通过努力可达到的水平,故选择B。

  57、根据精神分析的理论,不属于潜意识的是()

  A. 梦

  B. 注意

  C. 口误

  D. 笔误

  正确答案是 B,解析:潜意识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主要研究内容。弗洛伊德认为正是潜意识,而不是意识控制影响并控制我们日常行为,虽然潜意识不为人所了解,但是日常生活中的“过失行为”,比如口误、笔误、听错、忽然的遗忘、梦等都是典型的潜意识反应,也被称为“弗洛伊德式错误”。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贯穿于心理过程的心理状态,不是潜意识,故选择B。

  58、某学生很怕猪,老师先让他看猪的照片与猪的,再让他看关在笼子中的猪,最后让他摸猪、抱猪,帮助他消除对猪的恐惧反应,这种改变行为的方法属于()

  A. 行为塑造法

  B. 系统脱敏法

  C. 松弛训练法

  D. 认知疗法

  正确答案是 B,解析:行为塑造法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系统脱敏的含义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全身松弛法,或称松弛训练,是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对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认知疗法是指艾里斯曾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他提出了一个解释人的行为的ABC理论。题干表述是逐渐改变对猪的恐惧,属于系统脱敏法,选择B。

  59、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当学生从事较容易的作业时,教师应使其心理紧张程度控制在()

  A. 较高的水平

  B. 较低的水平

  C. 初始的水平

  D. 中等水平

  正确答案是 A,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60、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 自主感对羞耻感

  B. 主动感对内疚感

  C. 勤奋感对自卑感

  D.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正确答案是 C,解析:6~11岁是小学阶段的儿童,这一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勤奋感。这是儿童进入学校掌握知识、技能的时期,儿童在这个时期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的期望去完成社会任务。故选择C。

  61、小学教师引导学生按偏旁部首归类识字,所运用的教学策略是()

  A. 精细加工策略

  B. 资源管理策略

  C. 组织策略

  D. 复述策略

  正确答案是 C,解析:组织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归类策略,用于概念、词语、规则等知识的归类整理;一种是纲要策略,主要用于对学习材料结构的把握,题中“按偏旁部首归类识字”是一种归类策略,故选择C。

  62、对被评价对象做出鉴定、区分等级、了解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属于()

  A. 针对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相对性评价

  正确答案是 D,解析:对被评价对象做出鉴定,区分等级,了解被测对象所处位置,了解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都是相对性评价的功能,故选择D。

  63、“谈虎色变”是()

  A. 第一信号引起的条件反射

  B. 第二信号引起的条件反射

  C. 第一信号引起的无条件反射

  D. 第二信号引起的无条件反射

  正确答案是 B,解析:由各种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的具体信号引起的反射,叫做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由抽象的语言文字引起的条件反射叫做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谈虎色变”是由言语而不是具体信号引起的条件反射,故选择B。

  64、教育必须全面发展,它的核心内涵是()

  A. 个性的自由发展

  B. 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

  C.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D. 学生各门功课成绩均好,不偏科

  正确答案是 B,解析:“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即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把人的基本素质分解为诸多要素,即培养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完整发展。故选择B。

  65、教学目标是当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将教学目标分成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教育学家是()

  A. 布鲁姆

  B. 奥苏贝尔

  C. 杜威

  D. 布鲁纳

  正确答案是 A,解析: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故选择A。

  66、赫尔巴特教育过程分别为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三个部分,即()

  A. 纸笔、教学和训育

  B. 兴趣、教学和训育

  C. 联想、教学和训育

  D. 管理、教学和训育

  正确答案是 D,解析:为完成教育目的,赫尔巴特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即儿童管理、教学和道德训练,故选择D。

  67、下列选项中,属于意义识记的行为是()

  A. 小明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

  B. 小明利用课间的时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3位数字

  C. 小明按照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年月日

  D. 小明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英语单词

  正确答案是 A,解析:意义识记是指在对材料进行理解的情况下,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经验所进行的识记。其特点在于对识记材料的领会、理解。A选项属于通过弄清成语本身意义、来源的基础上进行的识记,是“意义识记”的一种表现形式,故选择A。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教师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教师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教师模拟试题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