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三套答案-多角度解析

公务员2008-09-24gzhgz.com信息来源

A-A+

0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三套答案-多角度解析(2)

三、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业的考生作答。

 

1.“给定资料7”引了上海某研究所G所长的话:“美国人把搁浅的鲸鱼推入大海,这值得赞扬;鲸鱼被非洲难民捕食,这也应赞扬,因为它救活了一群人”,请说明,这表达了G所长怎样的观点。(10分)

要求:简明、准确地阐释观点,不超过200字。

 

答案一(196字)

 

反映了G所长根据不同客观条件,对同一事物的处理适用不同标准的观点;联系资料中围绕怒江水电开发产生的争议,这是以国情为依据支持水电开发的观点。由于国情不同,发达国家居民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和精神满足,欠发达国家居民要首先解决温饱问题,因此,对鲸鱼乃至水电开发问题分别采用环保或生存优先标准,两种选择都是从国情出发,符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因而都是无可厚非的。暗示应根据国情及当地实际情况,开发水电资源。

 

答案二(190字)

 

表达了G所长以环境不同则适用标准不同为理由,支持怒江水电开发的观点。以鲸鱼被不同国家的人放生或捕食为喻,说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情不同,对待同一事物的观察角度、评价标准不同,处理方式也就各异。发达国家可对水电资源采取环保优先原则,不予开发;发展中国家则要从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出发,进行开发,以改善人民生活。开发或不开发水电,必须根据一个国家的国情和一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出决定。

 

答案三(199字)

 

G所长认为,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不一样的,具体怎么处理环保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是发展问题,在人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是生存问题,在人的基本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牺牲生态资源谋求经济发展也是值得肯定的。具体到怒江而言,怒江地区非常落后,亟需发展经济以满足当地居民的生存需求,因此,应该开发怒江水电。

 

作答思路:这是一道阐释题,是一种“意现”资料内容的试题类型。所谓“意现”,就是深入理解资料的深层含义,发资料的潜在信息,把自己对于资料意义的理解,用完全不同于资料原文的语言表述出来,是对资料的一种精神再现。而阐释,是对语言的本来含义的说明,在本题中,就是对G所长的话语进行本来含义的发掘、说明,对资料内容进行精神实质的再现。阐释语言中蕴含的观点,要注意客观性,只能是解释、说明,揭示其本来含义,不能对观点进行评论,不能掺入作答者自身的观点。

 

从G所长的话本身来看,违反逻辑同一律,对同一对象的评价,其实不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任意转化;但是联系资料引用G所长这段话的语境,实际是对怒江水电建设而发,以不同国家居民对待鲸鱼的方式借喻水电开发问题。要注意到G所长所说的话,评价的对象是截然相反的两种鲸鱼处理方式:放生与捕食。两者的评价条件具有重要差异——环境不同,一种处理方式是发生在美国,一种在非洲,评价条件的这个差异,导致了评价结果的殊途同归,即本来是截然对立的行为,评价结果在不同环境中却相同。对事物的评价,必须符合相应的环境条件,适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比如,对鲸鱼放生与捕食。在美国、非洲各自的环境中,两者都是好事,都要受到积极评价;相反,两种行为如果互换所发生的环境,如放生在非洲,捕食在美国,两者的评价就会大相径庭。这是由于评价事物的标准,一定要符合事物所处的环境条件,评价一种行为是对是错、是好是坏,必须根据这种行为所发生的环境。因此,按照这种“环境决定论”,事物的善恶、是非、对错只能是相对的,并无绝对的是非。基于这种逻辑和哲学观点,人类必须根据环境条件选择自己的行为模式,例如,要根据环境是在美国还是在非洲,决定自己是放生鲸鱼还是捕食鲸鱼。“环境决定行为模式”,现实意义在于,政府决策必须符合国情、地区情况,这就是“国情、地情决定论”的哲学渊源。

 

在作答中,要把握鲸鱼例子蕴含的“环境决定论”,与政府决策的“国情、地情决定论”的联系,将作答的立意确定为“是否开发水电资源,要根据一个国家、地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作答的程序,第一步要理解、判断G所长话语的含义、真实重心所在,即透过鲸鱼问题表露出来的支持水电开发观点;第二步要揭示其话语的表层含义,即“环境决定论”,环境不同,适用标准不同,选择的行为模式不同;第三步,对话语中事例所蕴含的意义进行展开,明确指出“环境决定论”的深一层意义是“国情、地情决定论”,人类的行为、政府的决策要依据国情、地情做出取舍;最后,要点出话语的深层隐喻,是借彼喻此,借鲸鱼的例子说明对待水电开发的取舍原则,把话语同作答核心问题——怒江水电开发结合起来,最终落实到水电开发问题上,进一步深入阐明G所长的话,根本上是要说明,开发或不开发水电,要根据国情、地情来决定。

 

2.“给定资料6”引述了某学报C主编提出的意见,请你站在水电规划部门的立场,对C主编的意见做出答复。(15分)

要求:有条理的写出答复内容,有理有据,不考虑行文格式,不超过300字。

 

答案一(286字)

 

怒江已不是原生态河流。整个怒江流域早已存在大量人类活动,对河流原生态造成了破坏,且部分流域已有小规模的水电建设,完全不开发、作为生态江保留的条件事实上已不具备。

 

怒江水电开发与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并行不悖。开发规划中已充分考虑到自然遗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多种措施,避免施工对环境的破坏,全程、全面保护生态资源,尽最大可能保持当地的原始生态;与环保、林业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做好怒江的环境监测工作,搜集相关数据,为保障生态安全提供依据。

 

在推进开发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认真制定并落实环保工作制度和措施,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和舆论的监督,使怒江水电工程的环保工作收到实效。

 

答案二(299字)

 

关于怒江作为生态江保留的问题。由于怒江流域长久以来存在人类活动,当地居民生活和经济建设已对环境造成了破坏,怒江已不是原生态河流,完全不开发、作为生态江保留的条件已不具备。

 

关于怒江水电开发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我们在规划怒江水电项目中,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统一。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合理规划,尽最大可能保护河流生态及自然遗产;二是科学组织施工,避免工程对环境的破坏;三是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全面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对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进行修复;四是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密切注意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以意见为鞭策,不断改进环境保护工作。请您继续监督并提出宝贵意见,帮助我们不断改进工作。

 

答案三(285字)

 

C主编,您的意见我们已经收到并认真研究,现对您的意见作出如下答复:

 

1.怒江已规划开发,已不是原生态河流。这样,不开发怒江可以使其作为国家的自然遗产得到永久保护和充分发挥怒江的科研价值的理由也就不成立。

 

2.合理地开发与有效保护并不矛盾。只有开发怒江才能有资金进行生态移民,也才有可能使植被不再被当地百姓出于生存需要而破坏,怒江水电建设完全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田纳西河的成功开发就是最好的例子。

 

3.西方发达国家和我们国家国情不一样,处理环保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怒江地区非常落后,亟需在尽可能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开发以满足当地居民的生存需求,因此,应该开发怒江水电。

 

作答思路:答复是行政机关及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在公务往来中的常用文书体裁。随着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建设的深入推进,人大、政协及公众、社会、舆论对政府监督的加强,这种文书形式必将越来越普遍地获得采用。

 

答复的突出特点一是对应性,一般所要答复的“意见”、“建议”、“提案”、“质询”有几条意见,或要求答复几个问题,在答复中就要对应几个问题;二是实际性,答复内容必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说明问题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实际措施,不包含任何与要求答复的事项无关的内容;三是具体性,答复中对情况的说明必须明确具体,措施及办理效果必须明确具体,尚未办理或正在办理的事项、措施还要可行,具有令人信服的力量。通常行政机关在答复的“对策措施”内容中要明确五方面事项:分管领导、承办人员、办理任务、办理责任、办理时限。答复由于是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履行职责的具体体现,行文须委婉,语气当和缓、坚持正面作答,不能直接反驳答复对象的意见,充分显示对答复对象知情权、监督权的尊重,体现政府对待监督的正确态度;决不能不负责、不诚恳、空话连篇、敷衍应付,更不能直言反驳对方、针锋相对、硬性顶撞、恶语相向,语气生硬都不可以。

 

本题作为“答复”类公文写作的实例,首先要明确“答复”的基本要求,已如上述;其次,要注意作答的要求中有“不考虑行文格式”一项,可以撇开公文的既有格式,免掉“上有标题、前有称谓、后有署名、中有套语”等公式和套路,直接写答复的正文、主体内容,也就是说,答案的内容全部是实质性的;第三,要根据具体的作答对象、作答条件,安排好作答内容和行文次序。对象即是资料6中的C主编“不开发怒江”的意见,条件则是给定资料。对于C主编的意见,可以梳理为一个中心、三个分论点,中心是“不开发”,分论点是“保留生态江”、“保护自然遗产”、“开展环境监测”。至于末尾援引西方停止大坝建设的情况作为对比,只是用于支持“不开发”的中心论点的,不必专门作为一条意见来答复。另一方面,从“不能反驳对方意见”的答复撰写要求来考虑,也不宜指出对方援引西方做法的观点不成立、与本国国情和本项目建设无关,避免与意见提出者正面冲突。从资料看,能够运用作为反驳“不开发”意见的依据,只有针对“保留生态江”的“已非原生河流”一项,即资料4。其他意见如“保护自然遗产”、“开展环境监测”,都是正面意见,也应正面作答。所谓正面,就是站在改进自身工作、力求尽善尽美的角度,把对方意见作为一种有益参照进行答复。

 

答案的基本内容要包括对一个中心、三个分论点一一对应的答复。一是针对“不开发怒江”,明确提出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不矛盾,对为什么不矛盾,怎样做到不矛盾,做出具体说明;二是针对“保留生态江”进行委婉的反驳,不直接指明对方观点为非,而是客观地陈述事实,说明实际情况,用事实来表达与对方不同的观点;三是对“保护自然遗产”、“开展环境监测”两条具体建议要有所回应,可并入环保的措施之中。最后,推荐以一种积极的方式进行答复的收尾,就是对照意见检查自己、鞭策自己,表明改善自身工作的意向,做出欢迎对方继续监督批评的姿态,以保证把工作做得更好,同时也深化了“在开发水电资源的同时保护好环境”这一答复的主题。

 

提供的两例参考答案,(一)是完全客观的答复,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用一个主题句领起一段,首句即是段落的论点。其中第一段是对应“不开发怒江,作为生态河保留”的;第二段是说明开发与环保是并不矛盾的,对应“保护自然遗产”、“开展环境监测”等具体建议;第三段则是按照答复的常规思路,表明接受监督、改进工作的态度。

 

(二)则与实际中的答复一样,采用第一人称,完全站在虚拟的水电规划部门角度说明问题。也分三段,第一段是对应“不开发怒江,作为生态河保留”的意见,对“怒江已不是原生态河”的现状进行说明;第二段首先提出本项目规划重视环保,力求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统一的论点,然后是“怎样做到统一、怎样进行环保”的措施、做法的逐条说明;第三段是顺着答复常规思路做出的结语,以表明态度、前瞻未来作结。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申论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