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安基础知识第七章公安执法监督考点归纳与解读

招警2006-12-30gzhgz.com信息来源

A-A+

公安基础知识第七章公安执法监督考点归纳与解读(7)


  3.公民个人通过检举、控告等方式的监督。
  4.新闻机构通过揭发、检举、控告等方式进行舆论监督。
  (十六)建立警务公开制度的意义以及警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办法
  公安部于1999年6月10日发出了《关于在全国公安机关普遍实行警务公开制度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公安机关普遍实行警务公开制度。从2000年3月1日.公安部向社会公布《关于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十二项措施》开始,凡群众发现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有违法违纪等行为,可直接拨打“110”进行投诉,即“110”报警台开始履行接受群众监督的新职能。这为更好地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加强公安队伍建设,保障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改善和加强公安执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警务公开的内容是指公安机关的执法办案和行政管理工作,除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公开的事项外,都要予以公开。主要包括执法依据和制度、程序、刑事执法、行政执法、警务工作纪律等。《人民警察法》第44条也规定,人民警察机关作出的与公众利益直接有关的规定,应当向公众公布。
  警务公开的形式和办法主要有:
  1.通过警民联系卡、便民卡,将为群众常办事项的手续、程序、时限等公开,通过邮电部门设电话或对外办公场所设电脑触摸屏等方便群众查询。
  2.通过在公共场所设置公示栏、印发“警务公开手册”等形式。
  3.通过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介,通过互联网等现代化传播手段公布信息。
  4.看守所、收容教育所、治安拘留所、强制戒毒所等监管场所,要将被监管对象的权利义务等张榜公布。
  5.通过口头告知的办法,使到公安机关办事的群众了解办事程序和要求,使被传唤对象或犯罪嫌疑人知道依法享有的权利。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招警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招警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招警复习资料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