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辅导教材

公务员2011-04-13gzhgz.com信息来源

A-A+

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第2章辅导教材:数量关系--数学运算

  第二章 数量关系--数学运算

  第二节 数学运算基础知识

  一、数的特性

  数的特性,指的是整数的各种性质,是一个数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包括:数的整除特性、数的约数和倍数、数的奇偶性和质合性、数的同余、自然数n次方尾数变化等。这些特性是数学运算中最基础的知识,在公务员考试中虽不直接考查,但灵活运用对快速解题帮助很大。这一小节中的知识点比较琐碎,系统性并不是很强,需要考生多加记忆,牢固掌握。

  (一)数的整除特性

  两个整数a、b,如果a÷b,商为整数,且余数为零,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1.数的整除检定

  部分自然数整除检定性质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辅导教材

  2.数的整除性质

  (1)若数a能被c整除,数b能被c整除,则a+b、a-b均能被c整除。

  (2)若数a能被c整除,m为任意整数,则a·m也能被c整除。

  (3)若数a能被b整除,数a能被c整除,且b和c互质,则数a能被b·c整除。

  3.完全平方数

  一个数如果是另一个整数的平方,那么我们就称这个数为完全平方数,也叫做平方数。常见的完全平方数有0,1,4,9,16,25,36,49,64,81,100,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400。有些题目可以利用完全平方数快速定位答案。

  例题1:

  有一食品店某天购进了6箱食品,分别装着饼干和面包,重量分别为8、9、16、20、22、27公斤。该店当天只卖出一箱面包,在剩下的5箱中饼干的重量是面包的两倍,则当天食品店购进了( )公斤面包。

  A.44B.45

  C.50D.52

  【解析】本题的突破口在于“剩下的5箱中饼干的重量是面包的两倍”,说明剩下的饼干和面包的重量和应该是3的倍数,而6箱食品的总重量8+9+16+20+22+27=102公斤为3的倍数,故卖出的那箱面包的重量也为3的倍数,则重量只能是9或27公斤。

  如果卖出的那箱面包重量为9公斤,那么剩下的面包总重量为(102-9)÷3=31公斤,没有合适的重量组合满足条件,排除。

  如果卖出的那箱面包重量为27公斤,那么剩下的面包总重量为(102-27)÷3=25公斤,正好有25=9+16满足条件,则购进面包的总重量为27+25=52公斤。所以正确答案为D。

  例题2:

  修剪果树枝干,第1天由第1位园丁先修剪1棵,再修剪剩下的,第2天由第2位园丁先修剪2棵,再修剪剩下的,……,第n天由第n位园丁先修剪n棵,结果n天就完成,问如果每个园丁修剪的棵数相等,共修剪了( )果树。

  A.46棵 B.51棵

  C.75棵 D.81棵

  【解析】本题从正面入手,通过“每个园丁修剪的棵数相等”这一条件,列出方程,可以直接得出答案。但是运用完全平方数性质,可以更快地得到答案。

  “第n天由第n位园丁先修剪n棵,结果n天就完成”,说明第n位园丁修剪了n棵,而每个园丁修剪的棵数相等,故果树一共有n×n=n2棵,即棵数为完全平方数。选项中只有D项是完全平方数。所以正确答案为D。

  (二)数的约数和倍数

  两个整数a和b,如果a能被b整除,那么我们称a是b的倍数,或者说b是a的约数。

  如果c是a的约数,c也是b的约数,那么我们称c是a和b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公约数,称为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多个数之间的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也可以用类似方法定义。

  如果c是a的倍数,c也是b的倍数,那么我们称c是a和b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正的公倍数,称为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多个数之间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定义。

  例题3:河北行测真题

  在1至1000的自然数中,既不是4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的数共有多少个?

  A.600 B.550C.500 D.450

  【解析】在1-1000中,4的倍数有1000÷4=250个,5的倍数有1000÷5=200个,4和5的公倍数(即20的倍数)有1000÷20=50个,故4或5的倍数共有250+200-50=400个,所以既不是4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的数有1000-400=600个。选择A。

  (三)数的奇偶性与质合性

  数的奇偶性与质合性定义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辅导教材

  需要注意的几点:

  1.性质1: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性质2: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奇数=奇数

  性质3:奇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性质4:奇数×奇数=奇数

  总之:加法/减法--同奇同偶则为偶,一奇一偶则为奇

  乘法--乘数有偶则为偶,乘数无偶则为奇

  2.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是唯一的偶质数

  例题4:

  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共培训1290人次。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

  A.8B.10C.12D.15

  【解析】本题数据之间关系简单,可以直接使用方程法,得到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或者二元一次不定方程。此题利用奇偶性得到不定方程最为简便,完全不需要计算。

  甲教室每次培训50人,乙教室每次培训45人,设甲教室培训了x次,乙教室培训了y次,则50x+45y=1290。由于50x、1290都是偶数,则45y必须是偶数,那么y是偶数,而x与y之和为奇数,则x为奇数,选项中只有D项是奇数。所以正确答案为D。

  例题5:

  共有920个玩具交给两个车间制作完成。已知甲车间每个人能够完成17个,乙车间每个人能够完成23个,现已知甲、乙两车间共有四十多人,问甲车间比乙车间多多少人?

  A.0B.1C.2D.-2

  【解析】此题数量之间的关系不复杂。可以列出不定方程,利用质合性来解出方程。

  设甲车间有x人,乙车间有y人,则17x+23y=920。

  23y和920都能被23整除,则17x能被23整除,而17和23互质。

  则x能被23整除,而两个车间人数为四十多人,则x=0、23或46。

  若x=0,则y=40,x+y=40,不符合题意,舍去;

  若x=23,则y=23,x+y=46,满足题意,此时x-y=0,选择A;

  若x=46,则y=6,x+y=52,也不符合题意,舍去。

  所以正确答案为A。

  (四)同余与剩余问题

  1.余数性质

  在整数的除法中,只有整除与不能整除两种情况。当不能整除时,就产生余数。

  被除数(a)÷除数(b)=商(c)……余数(d),其中a、b、c均为整数,d为自然数。

  其中,余数总是小于除数,即0≤d<b。

  例题6:河北行测真题

  一个小于200的数,它除以11余8,除以13余10,那么这个数是多少?

  A.118B.140C.153D.162

  【解析】方法一,设这个数为x,已知x除以11余8,则x+3是11的倍数;已知x除以13余10,则x+3是13的倍数,故x+3是11、13的公倍数。又知11、13的最小公倍数为11×13=143,那么在小于200的数中,只有140满足以上要求。所以正确答案为B。

  方法二,代入排除法,将选项代入,符合题干要求的即为所求。

  2.同余

  两个整数a、b,若它们除以整数m所得的余数相等,则称a、b对于m同余。

  例如:71除以6的余数是5,29除以6的余数也是5,则称71与29对于6同余。

  对于同一个除数m,两个数和的余数与余数的和同余,两个数差的余数与余数的差同余,两个数积的余数与余数的积同余。

  例如:23除以5的余数是3,16除以5的余数是1

  23+16=39,3+1=4,则39除以5的余数与4同余

  23-16=7,3-1=2,则7除以5的余数与2同余

  23×16=368,3×1=3,则368除以5的余数与3同余

  3.剩余问题

  在我国古代算书《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物不知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意思是,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问这个数最小是多少?这类问题在我国称为“孙子问题”,也称为剩余问题。

  解剩余定理最常用的方法是代入排除法。

  例题7:

  有一个自然数“X”,除以3的余数是2,除以4的余数是3,问“X”除以12的余数是多少?

  A.1B.5C.9D.11

  【解析】由题意得“X+1”同时能被3和4整除,即“X+1”能被12整除,则“X”除以12余11。所以正确答案为D。

  (五)自然数n次方尾数变化情况

  在应用尾数法时,考生应该结合自然数n次方的尾数变化进行解题。

  一个自然数n次方的尾数等于它尾数n次方的尾数,因此我们只需要考虑0-9的n次方尾数变化规律即可。

  0n的尾数始终是0

  1n的尾数始终是1

  2n的尾数以“2、4、8、6”循环变化,循环周期为4

  3n的尾数以“3、9、7、1”循环变化,循环周期为4

  4n的尾数以“4、6”循环变化,循环周期为2

  5n的尾数始终是5

  6n的尾数始终是6

  7n的尾数以“7、9、3、1”循环变化,循环周期为4

  8n的尾数以“8、4、2、6”循环变化,循环周期为4

  9n的尾数以“9、1”循环变化,循环周期为2

  例题8:

  20082008+20092009的个位数是:

  A.3B.5C.7D.9

  【解析】易知20082008的尾数是由82008的尾数确定的,8n的尾数是以8、4、2、6这4个数为周期进行变化,2008能整除4,82008的尾数就相当于84的尾数,为6;20092009的尾数由92009的尾数确定,9n的尾数是以9、1这2个数为周期进行变化的,可知92009的尾数为9。6+9=15,个位数为5。正确答案为B。

  二、常用计算技巧

  无论是单纯的算术式子,还是文字型应用题,一般来说,通过对题干的数量关系进行准确分析以后,最终都被转化为对算式或者方程的处理和计算。因此,理解和掌握大量的计算技巧,对提高数学运算的解题速度至关重要。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计算技巧。

  (一)尾数法

  尾数法是指在不直接计算算式各项值的情况下,只计算算式各项的尾数,得到结果的尾数,从而确定选项中符合条件的答案的方法。尾数法一般适用于加、减、乘(方)这三种情况的运算。一般选项中四个数的尾数各不相同时,可以优先考虑尾数法。

  两个数的尾数之和等于和的尾数,两个数的尾数之差等于差的尾数,两个数的尾数之积等于积的尾数。

  尾数本质上是原数除以10的余数,尾数法本质上是同余的性质。

  特别提示:算式中如果出现除法,请不要使用尾数法。

  例题1:

  7643×2819-7644×2818的值是:

  A.4825B.4673C.5016D.5238

  【解析】此题直接计算的话计算量很大,考虑到算式本身是由减法和乘法组成,且选项中各项尾数均不相同,因此考虑采用尾数法。则所求结果的尾数应该与3×9-4×8=-5相同,-5的尾数是5,只有A项符合。

  (二)弃九法

  与尾数法类似的方法还有“弃九法”。把一个数的各位数字相加,直到和是一个一位数(和是9,要减去9得0),这个数就叫做原数的弃九数,如1+4+6+3+5+7=26,2+6=8,则146357的弃九数是8。当尾数法不能使用的时候,可以考虑采用“弃九法”来得到答案。与尾数法类似,两个数的弃九数之和等于和的弃九数,两个数的弃九数之差等于差的弃九数,两个数的弃九数之积等于积的弃九数。

  弃九数本质上是原数除以9的余数,弃九法本质上也是同余的性质。

  特别提示:算式中如果出现除法,请同样不要使用弃九法。

  例题2:河北行测真题

  8612×756×606的值是:

  A.985032092B.3510326292C.3945467232D.3610494042

  【解析】方法一,弃九法。8612的弃九数为8,756的弃九数为0,606的弃九数为3,所以乘积的弃九数为0,验证选项,A项的弃九数为2,B项的弃九数为6,C项的弃九数为0,D项的弃九数为6,只有C项符合。

  方法二,8612、756、606都能被2整除,所以它们的乘积能被8整除,验证四个选项的末三位能否被8整除,选项中只有C满足条件。

【内容导航】
第1页:河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辅导教材
第2页: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第2章辅导教材:数量关系--数学运算
第3页: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第3章辅导教材:判断推理--图形推理
第4页: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第4章辅导教材: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第5页: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第5章辅导教材:判断推理--定义判断
第6页: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第6章辅导教材:判断推理--类比推理
第7页: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第7章辅导教材:常识判断
第8页: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第8章辅导教材: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9页: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第9章辅导教材:资料分析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行测综合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