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辅导笔记

教师2010-06-23gzhgz.com信息来源

A-A+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辅导笔记第六章:教育目的

第六章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本章教学要讲明教育目的的概念、意义。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等理论;使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和我国对人才质量规格的规定;把实施素质教育与实现教育目的结合起来。

1、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概念 2、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难点)

4、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5、如何全面贯彻教育目的(难点)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什么是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是指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它规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问题。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的关系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

1、教育目的控制着教育对象的发展,保证人才的性质和质量规格

2、教育目的指导和支配着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目的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第一节 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一、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所制约

二、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

三、还要依据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

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辨证统一论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一)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理论基础)这一学说的主要观点:1、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2、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方法

(二)依据我国的国情(三)吸取以往各个历史时期制订教育目的的经验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介绍历史上关于教育目的的几种提法,并做简要评析

*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几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认识

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教育目的,涉及到许多理论问题,根据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和当前实际,应着重解决下列问题:

1、全面理解教育目的,处理好德智体美劳的关系,促进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2、教育目的的统一性与培养目标的层次性,多样化相结合。

3、处理好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4、把教育目的的现实性与指导性辩证地统一起来。

补充材料: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内容导航】
第1页: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辅导笔记
第2页: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辅导笔记第二章: 教育的本质
第3页: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辅导笔记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4页: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辅导笔记第四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第5页: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辅导笔记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第6页: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辅导笔记第六章:教育目的
第7页: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辅导笔记第七章:学校教育制度
第8页: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辅导笔记第八章:德育
第9页: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辅导笔记第九章:智育
第10页: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辅导笔记第十章:体育
第11页: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辅导笔记第11章:美育
第12页: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辅导笔记第12章:劳动技术教育
第13页: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辅导笔记第13章:教学工作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教师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教师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教师复习资料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