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政职能复习之分类强化专题(二)

公务员2006-10-31gzhgz.com信息来源

A-A+

行政职能复习之分类强化专题(二)(2)

  南京——走近服务型政府

  材料正文

  2003年2月14日,南京市政府颁布《南京市政府关于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一年构建框架,三年初步完成,五年形成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安排。2002年以来,南京市政府推行政务公开、从严治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向服务要效率、靠服务优化发展软环境的政务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1.转变服务理念和作风

  应市长罗志军的要求,南京市政府网站开通了“市长信箱”,使市民天天都能与市长论道。市长信箱里的E-mail与日俱增,据统计,仅2002年1月到10月中旬,就收到群众来信7 976件,其中发给罗志军市长的就有4972件,办结率超过80%。在“市长信箱”的带动下,南京市已有30多个政府组成部门开设了“局长信箱”。

  “群众来访接待日”制度,是联系群众、接近群众、改进政风的措施之一。南京市规定,市领导每月一次,区县领导及政府部门领导每周三窗口值班或定期接待群众来访。为保证工作,所有接待日的接待地点、时间和联系电话均向社会公布,并建立了领导批示件办理和督办制度。2002年1月至8月,群众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反映问题1078件,绝大部分都明确了办理单位,特别是外商投诉件,基本做到件件都有较好的处理结果。2002年,人民群众对机关作风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8%以上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2003年9月,为规范本市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公共服务行为,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南京市政府颁布实施《南京市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公共服务行为规范试行规定》,规定了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在公共服务中应鼓励的行为、应履行的行为和不得作为的行为以及违反规定应受到的内部处理和责任追究。

  2.转变政府职能

  (1)改“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

  南京市政府政务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改变政府过去包打天下的状态,简政放权,把政府办成符合“小政府、大社会”构想的“有限政府”。2002年以来,南京市已经两次清理削减行政审批事项967项,其中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了三分之二。企业工资政府审批制度,是多年来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审批制度改革中,南京市在全省率先明令取消了企业工资审批制度,把发放工资的自主权交还给企业。

  (2)推进政务服务便捷化

  2002年以来,南京市在全市街道和乡镇广泛推行“政务超市”、“行政服务中心”等多种便民服务方式,将原有五十多个服务类别梳理成五至七个大类,集中提供政务服务;在区县和开发区推行“一站式服务”、“联合办公”和“套餐式服务”;在市级政府部门推行“统一窗口”服务。建邺区政府提出创建“最佳投资创业服务区”的目标,建成的区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会办中心、投诉中心、招商中心、会议中心集中在一座楼中。其中行政审批会办中心首批已进驻了21个具有对外审批和服务职能的部门,可承办84个行政审批、许可、核准、登记服务项目。

  (3)改善投资环境

  2003年9月30日,南京市政府公布了《南京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改善南京投资环境的若干意见》。为激活民间资本,吸引外资、外地资本来本市投资发展,就进一步改善南京投资环境提出了以下措施:第一,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第二,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改革,简化审批程序,取消社会投资项目审批,减少前置审批;第三,进一步鼓励工业项目投资,落实工业项目优惠政策;第四,进一步完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率。作为改善南京市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南京市打出了“建信用南京城,做诚信南京人”的口号,努力形成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个人和诚信中介组织四个城信主体。2002年7月,南京市多家政府部门联合建成了企业信用制度平台,全市10万余家企业的荣誉记录、不良记录、基本情况、质量认证情况等几大类共176万余条信息,全部一览无余。日前,广东某家企业欲在宁投资,并找到一家合作伙伴。当他们派人到市工商局咨询时,市工商局马上打开企业信用“红黑榜”,调阅这家企业的情况。这家广东企业大吃一惊,合作对象原来是上了“黑名单”的!广东老板对南京市为企业提供的信用服务大加赞扬:“这样的服务,才能吸引我们投资。”

  (4)加强公共服务

  2002年1至9月,南京市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已达132亿元,创历史新高。9月底竣工的中山东路至汉中门段、水西门大街、北京西路等改造工程,改善了城市环境,进一步凸现了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南京市加强公共财政建设,在做好“四个确保”工作的基础上,提高城市低保标准,扩大覆盖面;把就业再就业工作列为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推动工作转变,拓展就业空间,进一步加强困难人群的住房、医疗等基本保障。

  3.建立阳光政府

  “规划公示”制度是南京市建立政府决策公示制、预告制和通报制的一项重要内容。2002年3月,新街口乐富来广场和大行宫路口竖起两个大型灯箱,展示南京老城改造重点工程“中山东路汉中门规划设计“方案”,征求市民意见。不到半个月,就收到市民建议400余条,许多好的建议在修订规划时被专家采纳。之后的几个月,又相继有鼓楼——北极阁风貌区改造规划、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民国公馆区历史风貌保护规划、夫子庙风景区改造规划与公众见面。“规划公示”引起了市民关注,也得到了好评,市民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老城改造得到了市民广泛的支持,上半年顺利拆迁80万平方米。

  4.加强公民监督

  2002年6月成立的南京市行政效能投诉中心,仅两个月时间就接受各类投诉咨询415次,其中80多个投诉意见集中反映了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巧立名目乱收费、违规干预企业和市场以及办事拖拉、相互推诿的“衙门作风”。随后,私营个体经济投诉中心、民营科技企业投诉中心及外商投诉中心相继建立,四个投诉中心的建立表明了市政府实行新政务、建设服务型政府、从严治政、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的决心。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行测综合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