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

公务员2011-04-07gzhgz.com信息来源

A-A+

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教材第2章:辽宁省申论考试分析

  第二章 辽宁省申论考试分析

  第一节 联考分析

  一、申论题材

  (一)主题与题材

  主题是申论考试的灵魂。给定材料和申论要求均是围绕主题进行组织和设定,作答也必须在主题的框架之内完成。申论试卷之所以让人感觉“形散而神不散”,关键就在于主题的存在。在了解申论的题材之前,考生必须了解题材与主题之间的关系。

  题材与主题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题材就是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而主题就是题材反映出的精神和主旨。对于申论考试而言,题材可以有一个或几个,但主题是唯一的。

  (二)历次联考(统一卷)申论题材与主题

  2010年9月,考查山西煤炭资源整合问题

  主题:落实国家提出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目标,通过整合提升煤炭行业的整体生产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做好生态补偿工作,以达到提高煤炭业生产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010年4月,考查水资源与市政公用事业建设问题

  主题:落实国家积极稳妥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的总体要求,在全社会市政公共事业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合理调整水价,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水价形成机制,以达到加强社会公众节水意识、合理配置水资源的目的。

  2009年9月,考查农村土地流转问题

  主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扶农惠农政策,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进行土地承包权流转,不断推进农村改革的深入,促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进步,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

  2009年4月,考查网络文明建设问题

  主题:趋利避害,全面认识网络的正负效应,履行政府职能,引导和监督网络健康发展。

  (三)题材的分类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体五面”,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所有的申论题材都没有超出这五个方面。

  经济建设目标主要有: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政治建设目标主要有: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基层民主、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监督机制。

  文化建设目标主要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

  社会建设目标主要有:发展教育、扩大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主要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联考的申论科目的主题范围也是离不开这五个方面,但又体现了自己独特的倾向,我们来看一下这两年联考真题的统计表:

  【分析】

  通过以上表格体现的内容,我们能发现联考申论考试的一些特点。

  1.考查经济和社会领域主题较多

  观察表格我们可以得知,经济和社会领域问题是联考题材选择的最大热门,四次联考就各自出现了三次和两次,尤其是经济类问题出现频率更高一些。

  2.逐步贴近国考

  2009年4月的数省同卷联考,与2002年国考一样,题材的选择切入点都是从网络的建设着手,涉及到文化领域的问题,与2009年的国考申论题材比较相似,两者的考查范围都涉及了多个领域。2009年9月的同卷联考,其题材选取的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可以归为三农问题的考查,其归属的考查领域属于经济领域,而同年国考题材是产业升级和粮食安全,有所涉及三农问题,其考查的领域同样是经济领域。2010年4月的联考,主题相同的联考省(市、自治区),都是从谈论水资源着手,进而上升到市政公用事业建设的问题上来,考查领域是经济和社会领域。而同年国考的题材着手点也可说与水有关,其考查对象是经济和生态领域。2010年9月的联考,考查的是煤炭资源整合问题,属于经济领域,和国考主要考查领域相同。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联考材料的着手点和考查领域都有借鉴和学习国考的痕迹,其题材的选择是逐步贴近当年国考的,考生备考时应该给予关注。

  3.总体来说,地方特色不明显,为全国普遍问题

  由于考试方式的特殊性,联考的题材选择往往都是全国普遍性的问题,不会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如2009年4月是从网络着手谈论问题,同年9月的则是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着手谈论问题,而2010年4月则是从水资源着手深入谈论问题,选取的这些题材都是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地方所独有的。

  与之相反,2010年9月联考却单独考查了山西省煤矿资源整合的问题,地方特色明显,地域性较强,但是,材料所反映出的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却并非仅存在于山西省。所以,虽然材料的地域性较强,但反映出来的问题还是带有一定普遍性的。

  综上,考生在备考时,既要着重研读、把握国家的宏观政策,又要适当地加大对联考省份大政方针的关注。

  二、申论材料

  (一)给定材料的篇幅

  2009年4月~2010年9月联考给定资料字数统计表

  【分析】

  从表格可以看出,近两年全国申论联考的字数大概在五六千字,字数上呈现出相对稳定但略有增加的特点。因此,考生在平时应该按照给定资料不少于6000字的内容进行备考,务必在阅读材料方面多做训练,以期减少阅读时间,提高阅读效率,为后面的作答节省宝贵时间。

  (二)材料的选取

  同题材的选取一样,联考申论试卷的材料选取也有共同的规律,可以归结出如下几点特征:

  1.正反对比

  申论考试的给定资料中通常既包括负面材料,也包括正面材料。

  这是因为申论考试重点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命题者在选取申论给定材料的过程中,会着重选取那些能够体现问题的材料,供考生分析。但仅仅提供反面材料不能够体现问题的所有方面,所以命题人在选取材料时还会适当地选取部分正面材料,如成功经验、榜样典型等,一方面辩证地体现问题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提供给考生正确的做法以资借鉴。

  2.中外对照

  申论考试的给定资料中通常既包括国内的相关资料,也包括国外的相关资料。

  这是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些问题在国外也是存在的,或者国外也曾经经历过,在申论材料中选取类似的材料有助于考生把中外两方面的材料进行对照,更全面地分析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也可以从国外的成功或失败案例中吸取教训、借鉴经验。

  3.事理结合

  申论考试的给定资料中通常既包括事实性材料,也包括理论性材料。

  这是因为申论的给定资料是考生作答的根本依据,所以提供的给定资料就不能够过于单薄,必须既有具体事例,以体现问题,又有理论,以分析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地提供信息,给予考生作答依据。

  4.朝野兼备

  申论考试的给定资料中通常既包括政府的官方观点,也包括民间的专家或民众的声音。

  这是因为政府在工作中必须要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声音,这样既可以广泛地吸取意见,又体现了民主的精神,而这些声音既包括政府的相关法律政策,也包括专家或民众的看法。

  三、作答要求

  (一)联考作答要求

  (二)作答要求的特点及趋势

  1.题量

  从以上的表格中,我们可以发现,这几套联考试卷的题量至少都达到了四道题,2009年和2010年9月份联考试卷是典型的四道题形式,而2010年4月份的的两套联考卷子则借鉴了2010年国考的出题形式,虽然也是以四道题的形式出现,但是第一题分为了两个小问,实际上是学习国考而发展成为了五道题的模式。可以预知,未来联考的题量也不会少于四道。

  2.题型

  (1)范围依旧以五大题型为主

  几次联考的作答要求并没有脱离申论考试的一贯题型,还是以归纳概括类试题、综合分析类试题、提出对策类试题、文章论述类试题和应用文类试题为主。未来创新题型的几率较小。

  (2)归纳概括类试题逢考必出

  通过上表可知,归纳概括类试题在几套联考试卷中属于必考题型,且都是放在前列的位置,甚至发展到2010年4月份联考连续两道问题都考查归纳概括类试题的情况。其趋势是出题频率高,未来出题的可能性极高。

  (3)综合分析类试题难度加大

  综合分析类试题在几套联考试卷中也属于必考题型,一直以来这种题型都是考生难以把握的试题类型,几次联考也在提高难度,从最初2009年试卷的谈理解、谈启示,到2010年4月的试卷谈实质、谈关键,作答的方向越来越难以把握,其命题的趋势是分值比重较大,考查形式越来越灵活,考生有必要加大针对此类题型的训练。

  (4)提出对策类试题难明趋势

  提出对策类试题在09年的两套联考试卷中都出现过,4月份的试卷分值为20分,9月份的试卷分值为25分,一跃成为第二高分题型,但是紧跟国考形式的2010年4月份的两套试卷、2010年9月份的联考试卷却都没有出现对策类试题,说明该题型出题情况起伏,未来出题的趋势不明朗。

  (5)文章论述类试题灵活多变

  依上表可知,几套联考试卷中文章论述类试题出题方式灵活,09年9月份的试卷规定了副标题,由考生自己拟制主标题,而到了2010年的三套卷子,一套卷子规定了主标题,而另外两套卷子则提示题目自拟。此外,在2010年4月云南等省联考卷中该类题型的题干表述也出现了新变化,要求“写一篇文章,对国家水资源价格改革的基本思路进行阐述”,以上的示例说明文章论述类试题的发展趋势正是遵循了灵活多变的路线。

  (6)应用文类试题受青睐

  应用文类题型除了2009年9月和2010年9月份的联考没有涉及外,其它几套试卷都有。2010年4月的两套试卷更是把应用文类题型捧上了高点,例如2010年4月云南等省统考卷第二题是假设考生是街道办的工作人员,要求写一篇节水宣传资料。这种写作形式相当于倡议书格式,属于应用文中事务文书写作的范畴,与普通申论文章写作有很大不同。同日的山东、天津试卷也考查了公文写作。从中也可看出,2010年4月份公务员联考受到2010年国考大纲影响,对于考生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贯彻执行能力均有考题加以考查。其趋势是紧跟国考形式,未来出题的可能性也较高,考生必须加强对应用文写作的备考。

  3.字数

  2009年4月份的答题字数要求达到1600字即可,而9月份则调高到1800字的底线,到了2010年4月份,两套试卷的答题字数都在此基础上增多了,云南等省联考卷上要求略微增长至1850字,而山东、天津卷答题字数则要求最少2100字,超过了国考省级卷的标准。2010年9月份公务员联考的字数要求达到1800字即可。以上数据表明公务员联考的申论科目的作答字数要求一般在1800字左右。山东、天津卷近乎是一个极值,未来字数超过山东、天津试卷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考生平时模拟训练时的字数也无须过多,参照目前山东、天津联考卷的字数范围即可。

【内容导航】
第1页: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
第2页: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教材第2章:辽宁省申论考试分析
第3页: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教材第3章:大纲能力培养
第4页: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教材第4章:把握做大流程
第5页: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教材第5章:归纳概括类试题
第6页: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教材第6章:综合分析类试题
第7页: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教材第7章:提出对策类试题
第8页: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教材第8章:应用文类试题
第9页: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教材第9章:文章论述类试题
第10页: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教材第10章:理论政策
第11页: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教材第11章:时政热点
第12页: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教材第12章:辽宁省热点
第13页: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教材第13章:真题精选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申论写作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