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

公务员2011-04-12gzhgz.com信息来源

A-A+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14)

  五、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   (一)背景链接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当前,农业、农村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但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衡量城乡统筹发展的成效,关键要看农业基础是否不断加强,国民收入分配是否真正向农村倾斜,公共事业发展的重点是否切实向农村倾斜,改善民生的举措是否更多惠及农民。归根结底,要看立足点是否真正放在加强“三农”上。决不能以牺牲农业农村为代价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决不能借统筹城乡之名削弱农业农村、损害农民利益。   (二)标准表述   1.内涵: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致力于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难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具体实践。   2.措施: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基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花气力、下功夫。   第一,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信号不能变、支持不能减。完善农业补贴制度,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加强和改进农产品市场调控,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第二,不断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   第三,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将政府的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向农村,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聚集,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加快解决农村发展最急需、农民要求最迫切的饮水、用电、教育、医疗等问题,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四,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更加注重城乡联动、协调推进,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作为城乡改革联动的突破口。   (三)命题角度   1.考查主题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   (2)惠农助农,扩大内需,加快推动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拓展延伸   对于与之相关的农民工问题,户籍制度改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问题,均可联系此关键词进行分析。   3.备考方向   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五个统筹”的相关内容。   六、关键词:县域经济   (一)背景链接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县域”这个概念,而且发出了“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的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种种迹象和现实表明,中国走向县域经济时代已经是大势所趋。   (二)标准表述   1.内涵: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和优化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的、功能完备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也就是说,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尤其是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然后,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开放性。最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2.意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工农结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的基本保证,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迫切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基层政权、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它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三)命题角度   1.考查主题   (1)统筹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社会资源配置。   (2)经济结构调整与农民收入增长。   2.拓展延伸   县域经济与“诸侯经济”的区分,市场的统一性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冲突。   3.备考方向   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透视,如科技含量低阻碍县域经济与农村专业市场的高层次发展。   七、关键词:城镇化   (一)背景链接   2010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管理,全方位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二)标准表述   1.原因:   首先,我国城镇化水平偏低,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是我国消费率低、投资和消费失衡的重要原因。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巨大的需求,必将大大拓展投资持续增长的新空间,也为消费需求增长提供强大动力。   其次,推进城镇化将对服务业产生巨大的需求,服务业又是创造就业最大的行业。这将对缓解长期以来存在的就业压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最后,改革开放30年来,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关于推进城镇化建设、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将对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户籍制度的放松对进城农民的生活条件、生活方式也有极大的改善作用。   2.措施:城镇化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工程,不仅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密切联系,而且关系到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两大战略性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千千万万进城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强调积极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更要尊重科学、尊重经济规律,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切忌盲目推进。重点要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严格控制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盲目扩张。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县域经济。   (三)命题角度   1.考查主题   统筹城乡与区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2.拓展延伸   联系我国大型城市发展的困境,如人口、交通、住房、垃圾处理等现实状况。   3.备考方向   城镇化的重大意义。
【内容导航】
第1页: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
第2页: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第2章辅导教材:江苏申论考试分析
第3页: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第3章辅导教材:提升基础能力
第4页: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第4章辅导教材:把握作答流程
第5页: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第5章辅导教材:归纳概括类试题
第6页: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第6章辅导教材:综合分析类试题
第7页: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第7章辅导教材:提出对策类试题
第8页: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第8章辅导教材:应用文类试题
第9页: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第9章辅导教材:文章论述类试题
第10页: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10)
第11页: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11)
第12页: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第10章辅导教材:理论政策
第13页: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第11章辅导教材:时政热点
第14页: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14)
第15页: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第12章辅导教材:江苏省概况
第16页: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第13章辅导教材:真题精选
第17页: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参考答案及解析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申论写作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