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

公务员2011-04-12gzhgz.com信息来源

A-A+

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第12章辅导教材:江苏省概况

  第十二章 江苏省概况

  第一节 江苏省概况

  一、地理概况

  江苏位于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东海之滨,北接山东,西连安徽、河南,东南与上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介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得名于清朝江宁府和苏州府二府之首字。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总面积10.2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11%,连绵近1000千米的海岸线拥抱着约980万亩的黄金滩涂。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江河湖泊密布,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泽湖在此横卧,历史上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江苏的简称“苏”的繁体字原本就是此意。

  江苏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地形以平原为主,主要有苏南平原、江淮平原、黄淮平原和东部滨海平原组成。其地形地势低平,河湖众多,平原、水面所占比例之大,在全国居首位,成为江苏一大地理优势。

  江苏季风显着,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光能充足,热量富裕。江苏优越的气候资源为江苏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行政区划

  江苏目前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江苏省辖13个省辖市,55个市辖区、26个县级市、25个县。从地理纬度意义上,可以把江苏划分为苏北、苏中和苏南,苏北主要包括:徐州、宿千、淮安、盐城、连云港;苏中包括南京、扬州、镇江、泰州、南通;苏南包括:苏州、无锡、常州。苏南、苏中与苏北也存在着一定的经济差距,并呈现三个梯度的局面。苏南、苏中发展速度较快,发展水平较高,而苏北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与苏中、苏南有一定差距。

  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一)2009年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江苏是中国的经济大省。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一直处于前列。2009年江苏省国内生产总值34061.2亿元,总量在广东之后,位居大陆第二;全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6475美元,与浙江并列全国第一。

  2009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406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1.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8416.1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13443.4亿元,增长13.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4232元,按当年汇率折算达到6475美元。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6.4∶54.1∶39.5。先进制造业水平提升,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1987亿元,增长19.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0%,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增长加快、比重上升,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5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占GDP比重39.8%,提高1.1个百分点。新兴行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环保产业产值分别增长66%、30%、22%和21%,软件业销售收入增长35.7%,服务外包执行总额增长177%。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实现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64.1%,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比重为39.4%,分别提高0.9个和2.3个百分点。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年末城市化率达55.6%,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区域发展格局进一步改善,加快推进苏南转型升级,巩固苏中、苏北快速发展局面,苏中、苏北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42.3%,提高2.9个百分点,全面实施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提高。根据对城镇住户的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552元,比上年增长10.0%,考虑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5%;人均消费性支出13153元,增长9.8%,其中食品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36.3%。根据对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8004元,比上年增长8.8%,考虑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804元,增长8.9%,其中食品支出占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9.2%。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2.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45.2平方米。以廉租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全面建立,并取得一定成效。

  物价水平年内小幅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4%,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3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上涨0.9%,其中猪肉下降19.4%、油脂下降24.3%、鲜蛋上涨0.6%、禽上涨1.3%、鲜菜上涨18.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8.1%,其中燃料动力类下降12.0%、黑色金属材料类下降11.3%、有色金属和电线类下降14.1%、化工原料类下降11.0%、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下降0.6%。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4.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4%。

  (二)科教事业发展水平

  江苏科学教育水平居全国前列。全省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88人,从事科研活动人员32.3万人,科技力量与科研能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对外科技和教育交流频繁,江苏已与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近30多个专家组织建立了工作关系,江苏各类学校已与国外近300所大中学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艺术和纪念性博物馆91个。其中,南京图书馆为中国第三大公共图书馆;南京博物院文物藏品数量居全国第三;设在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着大量中华民国时期的历史档案。南京小红花艺术团被誉为“娃娃天使”。全省基本上实现了省、市、县、乡广播电视联网和村村通有线电视。

【内容导航】
第1页: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
第2页: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第2章辅导教材:江苏申论考试分析
第3页: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第3章辅导教材:提升基础能力
第4页: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第4章辅导教材:把握作答流程
第5页: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第5章辅导教材:归纳概括类试题
第6页: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第6章辅导教材:综合分析类试题
第7页: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第7章辅导教材:提出对策类试题
第8页: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第8章辅导教材:应用文类试题
第9页: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第9章辅导教材:文章论述类试题
第10页: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10)
第11页: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11)
第12页: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第10章辅导教材:理论政策
第13页: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第11章辅导教材:时政热点
第14页: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14)
第15页: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第12章辅导教材:江苏省概况
第16页: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第13章辅导教材:真题精选
第17页: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参考答案及解析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申论写作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