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

公务员2011-04-12gzhgz.com信息来源

A-A+

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第8章辅导教材:应用文类试题

  第八章 应用文类试题

  第四节 实战演练

  一、过度包装问题

  (一)给定资料

  在现代商品流通领域,每天都在上演现代版的“买椟还珠”。许多商品的豪华包装,风头远远盖过商品本身。过度包装这一做法似乎在市场中还很吃香。

  记者来到位于长沙商业中心地带的平和堂大厦。在茶叶专卖区,记者被展台上茶叶的精美包装吸引住了。走近瞧瞧,发现茶叶礼盒几乎都是采取雕花、镂空等工艺的精致仿真木盒或实木盒,里面铺设雍容华贵的绸缎,有的甚至在包装盒里采用彩瓷罐来装茶叶。一位销售小姐极力推荐:“如果是送礼,还可以搭配皮质手提袋。”往里探究,茶叶只占不到盒子容量的三分之一,也不过就那么150克至400克不等。问问价格,少则100多元,多则2000元。这些价格虚高的礼品背后,过度包装是其“强大后盾”。

  以中秋月饼礼盒为例,据了解,每1000万个月饼包装盒需要耗费400至600棵胸径10厘米的树木。以全国每年销售1亿多盒月饼计算,一个中秋节要“吃掉”6000多棵树。不是说中秋节不能互相送点月饼,但要恰到好处,要本着实用、节约的原则。

  奢华的包装不仅让消费者花了大笔冤枉钱,还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拿衬衫来说,我国每年平均生产衬衫12亿件,包装盒用纸量就达24万吨,相当于砍掉168万棵碗口粗的大树。而商品过度包装,产生的包装垃圾处理问题,也是一笔很大的支出。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家庭生活垃圾与20年前相比成倍增加,增加的部分几乎全是包装材料,而这些包装材料中大部分是豪华礼品包装和一次性包装。湖南省统计局7月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目前长沙现有城区面积150多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近200万,日产垃圾2000多吨,其中30%为商品包装物,20%为可减少的过度包装物。随着城区扩大,长沙市的垃圾量也以每年5%至8%的速度增长。而垃圾填埋的费用是高昂的,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200元至300元人民币。按每吨垃圾处理费用200元计算,长沙市一天因过度包装产生的垃圾处理费用就达8万元,一年则高达2900余万元!

  实际上,许多消费者都非常赞成商品采用简约包装。购买商品如果是为了自己或家人使用,有没有漂亮的包装根本无所谓;如果是当做礼品送人,包装的确需要精美,但也应适可而止。因为商品最重要的还是内在质量,外部包装应该是“锦上添花”,而不是“喧宾夺主”。对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货真价实、物有所值,仍然是取舍商品的最重要标准。

  商品“过度包装”,是否能够对其加以限制?湖南商学院的黄福华教授认为,“过度包装”是一种资源、金钱的过度浪费,“适度包装”才是商家良性竞争的长远之计。为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提倡“绿色包装”。

  国内商品曾经是不讲究包装的。有一段时间不少出口商品由于包装简陋,虽质量上乘,但仍竞争不过国外同类商品,只能削价销售乃至沦为地摊货。市场经济大潮的到来使得许多生产厂家都开始重视起包装问题,这当然是可取的。然而,凡事总应有个度。现在我们很多商品的包装都过度了。连收废品的小贩都说:收大商场、写字楼的废品最能赚钱,因为这里扔掉的商品包装特别多。

  近些年来,百姓的精神、物质生活逐渐丰富起来,崇尚绿色消费的人越来越多,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选用环保电池,不购买污染环境的产品……因而,商家要在绿色浪潮中站稳脚跟,就必须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减少不必要的包装。

  湖南是一个资源并不富足的内陆省,遏制过度包装更是大势所趋。但要从根本上遏制过度包装问题还需要出台相应的标准。对过度包装的具体定义、如何限制过度包装以及相应的惩罚措施,目前我国还没有具体的规定。对于过度包装,一是法律上抑制,二是征收高额“资源浪费税”,这样就会把大部分商品的过度包装问题化解。

  目前,国际上已有很多国家开始时兴减量无害的绿色包装,如日本京都《商品礼盒包装适当化细要》就明确规定:包装空位不得超过包装体积的20%,包装成本不得超过产品销售价的15%,包装应正确显示产品的价值。国际贸易也在倡导“让贸易披上绿装”,生产和销售过度包装的商品已是一种落伍。

  据悉,我国正在审议中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已经明确将“限制产品过度包装”列入其中,过度包装行为将在法律层面上受到惩处。

  (二)作答要求

  现在市场上“过度包装”的问题依旧很严重,假设你是一位政府的公务员,请就如何解决给定材料中体现的“过度包装”问题,向上级机关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要求:

  1.不考虑行文格式,对方案内容的要点进行提纲挈领地陈述;

  2.内容要全面,逻辑要清楚。不超过300字。

  (三)答题纸

  (一)给定资料

  1.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很多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人口老龄化问题亟待解决、迫在眉睫。按照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处于老龄化社会。截至09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2%,已经达到了1.76亿人,并且呈现出加快增长的趋势,高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老人和空巢老人的数量庞大。

  2.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标准是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老龄问题包括老年人问题与老龄化问题,而老年人问题与老龄化问题相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一般把有关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权益保护看作“老年人问题”,把有关老年人增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称为“老龄化问题”,这是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范畴来认识老龄问题。

  3.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正在对全社会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增长的速度处于历史上最快的时期,未来几十年的增长势头在世界上也将名列前茅。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

  人口计生委有关负责人说,快速老龄化将对未来社会抚养比、储蓄率、消费结构及社会保障等产生重大影响。在广大农村,由于大量青壮年人口流向城市,多数农村地区养老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严峻。

  4.截至2008年底,全国老年人口已经增至1.69亿,现正以年均近1000万的增幅“跑步前进”。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呈持续加剧之势,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将从现在9个人中有1个发展到3个人中就有1个,且高龄化“空巢”化日益严重。目前全国除青海、新疆、西藏外,均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我国正在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速度和程度超乎我们的想像。”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不无担忧地说。

  目前,我国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口将年均增加800万-900万人;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预计到2050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届时我国老年人口达到4.37亿,占总人口30%以上,三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

  随着老龄化的持续加剧,老年群体中的高龄化、“空巢”化问题严重。据全国老龄办测算,目前全国80岁以上老人正在超高速增长,约为老年人口增速的2倍,预计到2050年5个老年人中就有1个是80岁以上老人。与此同时,“空巢”老人增多。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全国城市地区有近一半的老人没有子女相伴,而农村“空巢”老人的比重也占到四成左右。如果考虑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因素,农村“空巢”化更加严重。

  此外,老龄化程度城乡倒置情况也十分突出。目前,农村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城市。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七成以上,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预计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

  5.目前,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方面,我们存在着众多不足和滞后因素,其中制度缺失最为突出。应对人口老龄化压力,我们必须从完善的制度安排入手。只有完善相应的制度安排,我们才能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前瞻性的规划,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事实上,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和安排,目前,一些地方的社会保障工作面临非常大的压力,甚至出现了社会保障基金入不敷出的问题;由于没有制度支撑,直接服务于老龄化社会的各种社会服务组织迟迟没有建立,与人口老龄化社会相配套的各种服务措施也是严重滞后,老年服务机构和设施奇缺,有些地方老年人正当权益缺乏必要的保护。这不仅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难有保障,而且还影响到其他人群,比如,这使得年轻人不得不付出巨大的财力和精力赡养老年人。应该说,制度安排的滞后,与我们社会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不到位直接相关。

  与人口问题比起来,在一些地方,一些人似乎更重视经济增长数字等硬性的发展指标,而不能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全局出发,关注更深层次、更广泛层面的社会问题。实际上,人口问题从来就不是单一的,它关系到就业、经济结构、教育、社会保障、婚姻家庭以及社会安定等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忽视暴露出相关部门对现代化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能力有所欠缺。

  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基础,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同样离不开制度保障。我们必须从有效的制度安排入手,积极应对老龄化趋势给社会保障带来的压力,建立起满足老年人群需求的各项社会服务体系,最终将老龄化问题控制在一个尽可能小的程度之内,保障我们的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

  6.按照人的生理演变,人的一生80%的医疗费用在60岁以后,但目前大部分老龄人存在看病难的问题。主要因为经济拮据,无钱看病,有了病也只能“硬撑着”。以武汉市汉阳区为例,老年人中享受公费医疗的只占全区老年人的38%,大部分老人患病时,医疗费全要自己出,那些退休金少而又不能按时足额拿到手的老人显然是难以看病的。至于农村,合作医疗未能普及,许多地方缺医少药,农村老人看病更难。

  据报道,我国平均预期寿命已提高到68.9岁,高于世界平均63.2岁的水平。健康寿命延长意味着工作年限的延长将成为可能,总的劳动力生产成本会下降。在德国从1972年起就已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凡年满63岁男性,可自行决定是继续工作,还是退休,并从2000年起,把退休年龄从目前的63岁提高到65岁;意大利已准备把退休年龄从男性60岁、女性55岁分别逐步提高到65岁和60岁;在瑞典,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我国实行性别、职业差异的退休年龄制,与那些预期寿命与我国同水准的国家相比,我国的退休年龄普遍较低。从而两种现象不可避免:一是退休人口大量隐性就业;二是退休时工龄越长养老待遇往往也就越优。前一现象使我们无法真实地了解、反映和掌握当前的就业状况;后一现象也就意味着求学时间越长退休时比同龄人的养老金会更低,这既不公平也不合理。

  7.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虽然很多国家都做过一些探索,有些发达国家像美国、德国取得了一定成绩,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国家能够彻底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因此,人口老龄化呼唤老龄产业。所谓老龄产业,就是指由老年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产业,它包括所有有关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生产、经营、服务等设施和经济活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龄产业尚未完全开发,企业经营者对老年消费市场需求攀升反应比较迟缓,政府部门对此也还没有相应的扶持引导政策。刚刚成立的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就是为了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推进老龄产业发展成立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我国如果要解决或改善人口老龄化问题,除了社会组织的努力,还要健全养老保险服务体系,以及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日前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权利作为老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城乡老龄事业的协调发展,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教、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的目标。

  (二)作答要求

  目前,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请根据给定资料,分析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制定一份汇报提纲,供领导参考。

  要求:条理清楚,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300字。

  (三)答题纸

  (四)参考答案

  目前,我国处于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老年群体中的高龄化、“空巢”化问题严重。目前,全国80岁以上老人正在超高速增长;与此同时,“空巢”老人迅速增多。

  二是老龄化程度城乡倒置情况十分突出。目前,农村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城市。

  三是应对老龄化的相关社会保障和劳动制度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例如,在老年医疗健康保险制度和退休年龄制度等方面与我国当前老龄化社会实际不适应,因此,应该健全老年医疗健康保险制度,建立弹性退休年龄制度。

  四是老年服务机构和设施匮乏,老龄产业发展缓慢,不能满足目前迅速增长的老年人口。

  五是在财政方面投入不足,我国的老年人社会保障基金入不敷出。

【内容导航】
第1页: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
第2页: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2)
第3页: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3)
第4页: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第2章辅导教材:河北省申论考试分析
第5页: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第3章辅导教材:提升基础能力
第6页: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6)
第7页: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7)
第8页: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第4章辅导教材:把握作答流程
第9页: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第5章辅导教材:归纳概括类试题
第10页: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10)
第11页: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第6章辅导教材:综合分析类试题
第12页: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第7章辅导教材:提出对策类试题
第13页: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第8章辅导教材:应用文类试题
第14页: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第9章辅导教材:文章论述类试题
第15页: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15)
第16页: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第10章辅导教材:理论政策
第17页: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第11章辅导教材:时政热点
第18页: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18)
第19页: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第12章辅导教材:河北省热点
第20页: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第13章辅导教材:真题精选
第21页: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21)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申论写作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