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

公务员2011-04-12gzhgz.com信息来源

A-A+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7)

  (三)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   能力训练   1.给定材料   某地方公务员在期刊中发表了一篇《做大官为了做大事——我错了吗?》的求助信,对其观点读者A和读者B分别给予了回信,并都在回信中讲述了故事,分别如下:   读者A   我不想用大而空的话跟你交谈,你可能也不太喜欢这样。我给你讲个故事吧,当然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多年前,我身边的一个同事被调到我省比较远的一个山区县任一把手,他当时很年轻,也就30多岁。按说把这个重要的工作交给他,就是希望他能够有所作为,为那个县的群众做些事情。你说,他所从事的工作是大事还是小事?他应该怎么去做?多数人的想法都会是,他应该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干。我们当时也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希望的。   可是他没有。板凳还没坐热,他就坐不住了。他当时也不知从哪里听说的,说是国家要成立 “三峡省”,于是他便自告奋勇毛遂自荐,要到那里去谋求更高的位置做更大的事。结果是他不但没有到他说的那个地方去工作,而且县上的这个工作他也不能干了,后来他去南方经商了。   读者B   当我们无法改变现实的时候,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想一下:真的只有当大官才能做大事吗?做大事就一定要当大官吗?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顺友脚踏实地20年,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偏远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北部的木里藏族自治县为大山中的各族群众传递邮件,把履行邮政普遍服务责任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结合起来,在艰苦岗位上忘我工作,赢得了社会的赞誉。人民法官宋鱼水拒绝人情案,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她把党的宗旨、法律的尊严、人民的利益、社会的和谐时刻铭记在心,独立办案11年,审理了1200件案子,没有一件被投诉或举报,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数字。   2.问题   (1)读者A想通过事例证明什么观点?   (2)读者B想通过事例证明什么观点?   (3)对读者A和读者B观点进行比较,说明其异同。   ----------------------------------※点拨※------------------------------------   (1)针对某公务员想“做大官做大事”的想法,读者A举的例子为:某同事为谋求更高的职位,最终不仅没有得到更高的职位,本职工作也没有做好。   通过这个事例,可见读者A的观点为:不要盲目谋求过高的职位。   (2)针对某公务员想做大官做大事的想法,读者B举的例子为:王顺友和宋鱼水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   通过这个事例,可见读者B的观点为:做小官也可以做大事。   (3)经过比较可以看出,相同点为:   两封回信都是针对某公务员想“做大官做大事”的观点,都主张要做好自己现在的本职工作。   不同点为:   读者A更强调谋求高职位不切合实际,反而会什么工作都做不好。   读者B更强调不必谋求更好的职位也可以做好现有的工作。   小贴士   对材料中体现的观点进行分析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原因有二:   第一,选取的材料是截取的,考生难免会断章取义,这就给理解作者的观点带来了困难。   第二,不同的材料之间会有细微的差别,其试图表达的观点也会有细微的不同。   因此,对材料观点的提炼,必须从材料的整体进行把握,细致地分析材料中事实之间的区别,了解作者的倾向,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能力训练   1.给定材料   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在长沙兴建的“农民工公寓”在竣工7个月后仍然空空荡荡,没有一名农民工前来入住。而在不远处的立交桥工地下,却依然住着数百名农民工。   长沙市迄今登记在册的农民工约三四十万人。收入低、居无定所使他们成为城市“边缘人”和弱势群体。然而,当花园般的廉租房公寓的大门向他们打开时,他们却止步了。   当记者来到位于长沙市汽车西站附近的江南公寓时,不禁眼前一亮。这个政府投资兴建的“农民工廉租房公寓”,青草茵茵,绿树环抱,楼宇气派,配套设施完善,还有一些中高档商品房小区才有的假山、石径、健身设备和休闲石桌椅。   据介绍,公寓总投资7500万元,拥有多层住宅楼13栋,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既配套了方便农民工存放工具的杂屋,又设计了个人使用壁柜,还安装了带对讲系统的不锈钢单元防盗门。租住这里的农民工能享受公寓配备的床铺、桌椅、暖壶等生活必需品,社会化的物业管理还将为他们提供公共食堂、水电维修等各项服务。租金十分低廉,单层床每人每月租金70元,双层床每人月租50元。   就此情况,记者对一些农民工进行了采访:   农民工甲:“住那个地方还要合同,我们哪有啊?”   农民工乙:“住的地方太远了,坐车要花一段时间,车费也是问题!”   农民工丙:“我一家子都在这,住在那里不方便。”   2. 问题   (1)本则材料说明了哪些事实?   (2)这些事实反映出了什么问题?   ----------------------------------※点拨※------------------------------------   (1)本文说明了以下事实:   第一,在长沙兴建的“农民工公寓”竣工之后,却无农民工前来居住。   第二,“农民工公寓”体现了“最低保障”的要求。   第三,农民工不入住的理由千差万别。   (2)政府在兴建“农民工公寓”时,没有做好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导致农民工入住率低,造成了房屋闲置,导致了政府形象的“隐性损失”。   小贴士   对材料事实中本质问题的提炼,要遵循两个标准:   第一,问题的提炼要选取材料中反映消极状况和影响的内容。   第二,材料的问题要与材料的表象做出区分,问题是表象的抽象认识,一眼并不可见。
【内容导航】
第1页: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
第2页: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2)
第3页: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3)
第4页: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第2章辅导教材:河北省申论考试分析
第5页: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第3章辅导教材:提升基础能力
第6页: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6)
第7页: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7)
第8页: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第4章辅导教材:把握作答流程
第9页: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第5章辅导教材:归纳概括类试题
第10页: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10)
第11页: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第6章辅导教材:综合分析类试题
第12页: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第7章辅导教材:提出对策类试题
第13页: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第8章辅导教材:应用文类试题
第14页: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第9章辅导教材:文章论述类试题
第15页: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15)
第16页: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第10章辅导教材:理论政策
第17页: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第11章辅导教材:时政热点
第18页: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18)
第19页: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第12章辅导教材:河北省热点
第20页: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第13章辅导教材:真题精选
第21页: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教材(21)

辅导课程

特别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公务员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
转载贵州好工作公务员信息请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gzu521.net)。信息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处理。

公务员申论写作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获取"最新"招聘信息